创客、“互联网+”目前已成为市民口中的流行词汇。“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快速进化和开放应用、信息复制与传播的边际成本的递减、创业门槛的降低、产业变革带来创新机会的增多等因素,使越来越多的创业青年投身创新创业中。今年19岁的中职女生鲁盛楠就借着“互联网+”东风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在网上开辟了自己的创业小天地,成为一名新区“95后”电商女老板。
1996年出生的鲁盛楠,2012年进入黄岛区职教中心学习信息技术专业,曾经参加过青岛市网页制作大赛和全国电子商务大赛,其中,2014年参加国赛时还拿到了一等奖。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变故,她无缘高考,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看到获奖的同学们都去了理想的大学,自己很羡慕也很迷茫,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鲁盛楠告诉记者,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时候,接触面非常广,这也给了她很多创业的灵感,创业的点子一个接着一个。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手工皂技术,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我自己很爱美,很喜欢研究这些东西,随着深入了解,突然发现这不但是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鲁盛楠表示,自己深深迷恋上了手工皂。为了研究实用、环保纯天然配方,她查阅了很多资料,拜访了老师傅,并多次尝试。现在,家里洗碗、洗衣皂和洗面皂全是她配方自制的,得到了亲友的认可。
家人的鼓励和好评激起了鲁盛楠心中的创业激情,毕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今年5月份她创办了自己的商贸公司,并拥有了自己的代加工厂,通过互联网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相比普通的青年创业,鲁盛楠有着自己的优势,刚进入学校时学习的信息技术在创业中大放异彩。
“我不必找专门的公司为我设计商标和网页,这就节省了很大一部分开支。”鲁盛楠表示,从2013年接触电子商务专业,通过工学结合,她培养了很强的实践能力,创业产品的商标和线上销售网页都是她自主设计把关的。
万事开头难,创业中,鲁盛楠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她在摸索中坚持着。慢慢地,产品质量赢得了顾客的口碑,她的销售额不断攀升,销售团队也从自己一个人发展成了30多人,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她的产品,跟随她一起崇尚自然,拒绝化工制品。
“虽然没上大学,但是我学以致用,成了电商,看到微信和淘宝客户的好评,我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鲁盛楠告诉记者,几年的职业学校生活不但让她学会了技术,更激活了身上的“创客基因”。
鲁盛楠计划,在接下来一两年的时间里,她将继续利用“互联网+”政策优势做好线上销售,把自己的品牌打响,奋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毕海虹 卢元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