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从农家子弟到青年作家
时间:2015-10-15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瑞安市博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倪亮

 

吃饭锻炼,强健体魄;读书思考,强健大脑。

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这些年,我常对学生、对身边的人这么说。因为读书,我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人民教师、媒体记者,而后又成为了一个青年作家。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塑造着我的灵魂,也影响着我的孩子……

坐在温暖晨曦中  大声读书农家娃

我出身在塘下罗凤凤士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只上过几天学,大字不识几个,但对教育十分重视。

年少时,清晨起床,母亲总叫我端一把椅子,坐在道坦里大声读书。她说:“读得越响越好,那样才能记得牢。”孩子总是相信母亲的,年幼的我便坐在晨曦里大声朗读语文课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小学第九册时,一天午后,小伙伴们闲暇无事进行背书比赛。结果,我一举夺得冠军:那个下午,我以飞快的速度,从第一册“aoe”开始,一直背到第九册的《西门豹》,而且几乎无一字错误。小伙伴们全惊呆了!至今,仍被他们引为趣谈。

若干年后,我踏上写作之路,这才意识到“儿时大声读书”多么重要。纯朴的母亲用最传统、最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帮助我踏上了文学之路。

从名教师到记者  读书撑起一片天

1992年,因家贫,我选择考取瑞安师范,希望能早点工作贴补家用。

就在这里,在老师们的引领下,我爱上了写作,也开始正式藏书。那时,我是校图书馆、市图书馆、新华书店的常客,贪婪地阅读,疯狂地写作。一次,我在新华书店看中李泽厚的一套美学书籍,可没钱购买,又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我便省吃敛用,严格控制自己的伙食费,省了两个多月才将之买下来。

毕业后,分配进原罗凤镇中心小学任教。我一方面到杭师院中文系进修,另一方面努力工作,因为爱读书,在专业上发展速度较快,先后历任大队辅导员、教导主任(成为当年瑞安市最年轻的中心校教导主任),并成为瑞安市教研大组成员、温州市名师班学员,时常在瑞安、温州各地上公开课。

读书开阔眼界,就在同事认为我如日初升时,我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去当一名记者,看看这个世界。

2002年底,一个从未学过新闻的青年,靠读书自学新闻写作知识,成功考进瑞安日报社,当上了一名记者。或许,也是因为读书缘故,报社7年,我得到较快发展,先后担任记者、编辑、广告部副主任。就在领导们希望我接任广告部主任的时候,我又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停薪留职,作一个自由职业人,读书写作,此生愿在书中老去……

长年日读三小时,此生愿做一书生

从2009年起,我停薪留职离开报社,靠做培训养活自己,然后便是读书、写作。长年来,我日均读书三小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书生”。

从16岁开始发表第一篇文章开始,历年来,我已发表、出版、编剧达200余万字。

因为读书,我从一个农家孩子成为了一名青年作家、影视编剧。现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最年轻的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闪小学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温州儿童文学学会理事、温州市市民讲师团成员、宁波桃李影视特邀编剧、宁波世纪嘉恒影视制作公司特邀编剧;瑞安市作家协会理事、瑞安市报告文学协会理事;塘下镇环保协会副秘书长(志愿者)、塘下镇侨联国内顾问、塘下镇音乐协会顾问等。

不仅喜欢看书,喜欢在书上圈圈划划,我也喜欢放声朗诵美文。曾先后5次获得瑞安市朗诵、演讲第一名,十几次第二、三名;浙江省演讲第二名;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朗诵辅导师荣誉称号。因为朗诵,我活跃在瑞安大小舞台上,朗诵诗文,传递文字的美好。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我说过这样的话:“长年日读三小时,此生愿为一书生,我愿在书中醉去、老去、淡去……”

我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夫妻同心育幼儿,一家读书乐融融

2005年,结婚后,我们育有一子。

*#*

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夫妻便有意识地引领他亲近文字,亲近书籍。在幼儿园大班时,儿子在平时识字游戏的积累下,他的识字量已达2000余字。

进入小学后,我们引领孩子开始正式读书,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数年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的藏书也在不断增多,如今已达四五百册,远胜其父当年。同时,儿子还经常获得班级、学校的“读书大王”称号,经常获得校“四星队员”、“五星队员”荣誉称号。

许多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会围坐在书房的小茶几旁,一起看书,一起喝茶,一起聊天。三年级的儿子说:“那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光。”许多时候,我与儿子会一起读书。我拿着书轻轻朗诵着,儿子则坐在我的怀中,用心地聆听着……那样的时光宁静、祥和、美好。在我对儿子的教育中,最常说的是这样三句话:“一定要快乐,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多读书。”

我答应过儿子,在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为他写一本书。在合适的时候,我也将会鼓励儿子,不仅要读书,不妨试着写写书。

读书改变着我的人生,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宽广与自由。我相信,它也将塑造与改变着我的儿子……

乐作阅读推广人,引领众人亲近书

从教书时,我开始进学校,给家长、学生、教师讲座。后进报社,又时常应邀到有关单位,进行“新闻写作”的讲座。至今,我应邀进行的各类讲座已达数百场,话题涉及“家庭教育、写作、新闻写作、朗诵、经典阅读”等众多方面,而这些识见,无非都是阅读与实践教给我的。

几年前,因喜欢经典名著《西游记》,我把此书翻来覆去读了十余次,部分段落看过上百次,写下20余万字的读书笔记《倪亮闲读西游》。如今,有三家出版社向我约此书稿。同时,许多单位邀我前去进行有关《西游记》的讲座,与会者听罢,往往都会感慨万千:“真想不到,一本《西游记》这么有意思,能读出这么多东西。”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今年我开始写《重读古诗》(每篇千字以内,集100篇,与书画家合作出版),以及《重读儿时的诗》(每篇四千余字,集四五十篇,出版一本著作)。在我眼中,阅读中华传统经典诗文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我很乐意做一个讲座者、一个阅读推广人,通过自己与同行者的共同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文字的美好、诗词的美好、书籍的美好……人生苦短,还有什么比读书更美好的事呢?!

我深深地知道,如上点滴成绩的取得,在方家眼中实在不算什么;但是,倘若站在一个农家孩子的背景上,便可发现:正是因为读书,使我——一个农家孩子的生命,发生了巨大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