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剪 助残行
——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匠心爱心共塑职业荣光
时间:2025-07-15 来源:

银亮的剪刀在发丝间轻盈穿梭,轮椅上的老人看着镜中逐渐清爽利落的新发型,眼角泛起笑意。

拱墅区“爱心剪·助残行”公益活动现场,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教师沈文青俯身与轮椅上的王阿姨轻声交流,手中剪刀精准落下。这位曾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的95后姑娘,此刻正将她的顶尖技艺化作助残暖流。

在拱墅区残疾人联合会专为残障人士搭建的义剪服务站里,沈文青的动作流畅而专注。她不时调整角度配合服务对象坐姿,或蹲身完成发型细节处理——这是她十年磨砺的“顶上功夫”,更是融入骨子里的匠心温度。

世界级技艺,公益心传承

在拱墅区“爱心剪·助残行”活动现场,沈文青的剪刀成为最温暖的助残工具。面对肢体活动受限的服务对象,她创新采用“三度适配工作法”:根据轮椅高度调节操作角度,依据头部控制能力调整修剪节奏,针对特殊发质设计易打理造型。“我们面对的不是发型模型,而是有尊严的生命个体,”她向身旁观摩的学生示范如何托住老人后颈减轻其负担,“毫厘之间的精准,就是对服务对象最大尊重”。

一座城的爱心接力

这场由拱墅区残联联合美发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的公益活动,汇集了包括吉正龙、田建军、余建权等多位行业领军人物。而沈文青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青春力量。拱墅区的公益理发地图上,沈文青不是孤勇者。吉正龙大师坚持30年每周二、周五进社区街道为老人义剪,服务近万人次;田建军团队延续15年清晨敬老服务;余建权工作室常年为快递小哥开放爱心剪。

“公益是场双向奔赴,”沈文青道出众人心声。这份温暖共振正在扩大:团队在拱墅社区服务站,将每月10日定为“助残理发日”。沈文青老师手中这把曾闪耀赫尔辛基的剪刀,如今在街头巷尾修剪出更动人的生活图景。

活动结束整理工具时,沈文青特意将两把剪刀留给社区志愿者。“这把平剪处理厚重发量,牙剪打造层次感”,她的讲解一如在学院授课般细致。窗外,刚理完发的听障老人打着手语感慨:“大师们手艺好,心更亮。”

匠心育人,让微光成炬

当下的活动现场,沈文青的学生们已能独立服务残障人士。这源于她独特的教学理念:“优秀”是她课堂上的高频词,技术指导总伴着温暖鼓励;她带领学生研发“无障碍理发指南”,将公益实践转化为教学模块,让扶残助困成为技能必修课。

“沈老师改变了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学生小林为视障老人修剪鬓角时动作轻柔,“原来一把剪刀也能成就国家级人才”。她指导学生获杭州市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参与培养的选手田飞鸿更斩获第47届世赛金牌。当年轻学子在残障人士满意的笑容里看见职业价值,技能报国的种子已悄然萌芽。技能与善意的交融重塑着职业荣光。(杭州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