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丽学堂,让学生做主
时间:2013-10-28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记温州市中职语文亮丽学堂研讨会
10月22日至23日,在温州市教育局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政策引领下,温州市中职语文课堂变革实验研讨会在温州市职业中专举行。蔡溯、胡晓微等六位老师开出了诗歌、小说、演讲词、新闻阅读等不同课型的课。
教师点评,各抒己见
温州华侨职专的吴含荃老师和平阳职教中心的陈思老师对这六节课进行了点评。吴含荃提出了评价课堂的三个维度:学生的活动充分吗?学生的活动有效吗?构建基于学情的亮丽课堂。她认为亮丽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教师要针对具体文本决定教学内容,还要基于学生实情设计教学环节。
陈思用凝练简洁的语言点评了三位老师的课,并用三句诗来概括了理想的学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提出要变传统的“课堂”为“学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了解学情,根据学情设计活动。教师更要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多听听学生的见解,带领学生登上文学的高楼。
专家讲座,专业引领
苍南二职的朱伟老师和平阳教师发展中心的陈芳老师在会上做了专题讲座。朱伟描述了现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他提出,要思考中职语文课堂的任务是什么;职高学生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他还提出有效的职高语文课堂应当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模块、故事、碎片、反复、活动等。
陈芳在会上详细介绍了“五步合作探究学习法”的理念,具体操作步骤,助学案的编写要求,以及这种方法的优点。她不仅在会上提供了这样的模式,还强调教师在“入模”之后还要“出模”,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对课堂、助学案进行调整。
温州市教研院的朱克老师对会议作了总结和指导。朱克表示,老师不仅要追求课堂的有效,更要追求课堂的高效;为了追求高效的课堂可以“入模”,但更重要的是“出模”,要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他提出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四有课堂”: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胸中有课本。(潘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