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西塘传统民间文化积淀深厚,西塘具有儒商文化的情结,具有清官文化情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众多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社区教育中提升社区人文素质的宝贵财富,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区善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资源。2012年底西塘镇推出“‘千年古镇 积善之乡’善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基于上述情况,我们确立了“以古镇文化为载体,推进社区善文化建设”的实验研究项目,旨在挖掘善文化内涵,努力将西塘传统历史文化与社区善文化教育现实完美结合,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开展“千年古镇 积善之乡”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本土特色古镇民间文化、儒商文化、清官文化的“古镇善文化”的宣传、教育、挖掘、展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善文化”内涵,宣传和弘扬“善言、善行、善举”的传统美德,倡导以“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具有本土特色和人文积淀的“善文化”精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着力营造“千年古镇、积善之乡”的人文环境,把“和善文化”打造成为西塘镇人文精神和区域文化的核心品牌。
1、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古镇善文化”
(1)“古镇善文化”进村社区企业活动。村、社区、企业建立、完善相关的文艺团体,以西塘“古镇善文化”为载体,联合省、市职工艺术团等文艺团队,组织开展“送文化进村、社区、企业”活动引导村、社区、企业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推出村、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反映“古镇善文化”艺术佳作,挖掘和传扬“古镇善文化”。
(2)“古镇善文化”文艺团队月月巡演活动。以西塘“古镇善文化”为载体,坚持“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原则上要求做到每月有一至二次“送文化”巡演,活动以“五姑娘”艺术团为主,并将古镇清官文化与当代的廉政文化节目参与到下乡演出活动中,加快推动乡村舞台的建设,推进以村、社区善文化建设。
2、精品旅游体验“古镇善文化”
(1)古镇景区文艺演出活动。西塘古镇旅游是传播“古镇善文化”的一个主要窗口,要充分运用两个水上舞台、“五姑娘”文化主题公园、西园、环秀亭、游船等旅游文化阵地,开展“社戏表演”“江南丝竹”“西塘宣卷”“嘉善田歌”“舞龙”“腰鼓”“走马灯”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广泛传扬西塘“古镇善文化”。
(2)“古镇善文化”传统节日文化体验。组织社区、景区结合传统节点还原这些传统习俗,如端午包粽子、吃五黄;中秋赏月;春节吃年夜饭、送春联;元宵猜灯谜、舞龙等,开展一系列体验活动,传承“古镇善文化” 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体现的合家团圆、孝亲敬老的“古镇善文化”的重要内容。
(3)“古镇善文化”精品旅游体验活动。结合古镇旅游,挖掘西塘特有的“古镇善文化”素材,通过导游讲解、图文介绍,向全国各地游客宣传“善文化”。拓展一条体验“善文化”旅游路线,过送子来凤桥了解西塘的“善人”,走烟雨长廊体验西塘人的“善举”,穿弄堂品平民的“善文化”,过卧龙桥听“善故事”。通过实地的体验向广大游客宣传、宏扬本土“古镇善文化”。
3、旅游专线活动传播“古镇廉政文化”
(1)以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倪天增祖居”为龙头,以护国随粮王庙、醉园(廉政版画)、西园等景点为基础的“廉政文化西塘行”旅游专线,结合陆家厅的修缮,深入挖掘西塘清官陆邦的生平事迹,并将廉政事迹以故事和书画的形式进行展览;在王宅景点设置西塘名人馆,收录魏大忠等西塘历代清官名人,展现他们的优秀事迹,进一步继承古镇清官文化,发扬廉政品格。
(2)寓廉于物,拓展廉洁产品的知名度。把清官文化的廉洁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在原有开发清白瓷杯和“梅兰竹菊”廉政版画的基础上,今年又以中国古代廉洁故事“一品清廉、一琴一鹤,羊续悬鱼,蝉饮露水’”为主题,开发出“清风古韵”廉洁工艺品贝雕挂件和西塘历代清官名人为主题的“清风雅致”书签。多渠道积极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和构建传播渠道,在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倪宅,专门制作了廉洁文化产品展示专柜,对廉洁文化产品进行展示销售,并在展柜旁设立“京砖写廉字”的游客体验专区。
(3)开展互动式活动,激发社区居民、游客参与热情。日常开展屏幕播廉、匾联示廉、书屋展廉、节目演廉等常规活动,让社区居民、游客积极参与到 “廉政文化西塘行”旅游专线活动,开展体验古镇家庭廉洁文化、“游古镇、寻廉物、扬善行、树清风’”微摄影,“放漂流瓶,写廉寄语”和廉洁故事会等活动,创造古镇廉洁氛围,传播廉洁理念,收获廉洁文化的底蕴。
4、儒商文化推介活动感悟“古镇善商文化”
(1)“古镇善商文化”推介活动。元代开始纤纤西塘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清末废除科举后,大量饱读经书的文人开始经商,他们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存有超功利的道德追求,从商秉着“兼济天下”的精神。展示“善商”人性化工程:“宁药架满尘,愿天下无病”百年老中药店钟介福经营理念,游儒商文化的物质形态烟雨长廊棚,走名带“善”字的方便交通的众多石桥。悟“古镇善商文化”理念,继承、发扬 “古镇善商文化”。
(2)以“古镇善商”文化理念,组织诚信经商活动。组织景区内200多家餐饮、酒吧、干湿点心、糕点等食品行业的经营户诚信经营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环境要求、明码标价、计量器具等方面的知识。联合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县工商局、县质检局、县发改局以及县卫生局等部门分别就各自职能范围内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了培训,并结合景区近年来价格违法典型案例和投诉件,对各经营户进行了“古镇善商文化”理念宣传教育,要求经营业主严格遵守价格法律法规,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加强价格自律,切实规范自身价格行为。与经营户签订了《嘉善县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承诺书》等,督促经营户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形成“古镇善商文化”氛围。
(3)以“古镇善商文化”理念开展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比武”活动。由西塘旅管委、镇总工会、西塘劳保所和西塘成校联合组织举办的西塘镇旅游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大比武暨“魅力服务之星”评比活动。以“古镇善商文化”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5、“古镇善文化”宣传行动
(1)社会宣传活动。依托“双休日课堂”、“百姓课堂”和“远程教育”等平台,开设“善文化微课堂”,邀微型党课获奖者、善人善事代表走进村(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善文化”宣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意识;依托广告牌、迎风旗、镇村简报、墙景画、农级网站等载体,大力营造“善文化”宣传氛围,积极倡导学善、向善、从善的道德新风。
(2)宣传典型活动。采取层层推荐与公开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寻访善人善事”活动,积极寻找、挖掘本地从古到今的善人善事。通过宣传折页、微视频广泛宣传普通群众中的善人善事,以最真实、最朴实的方式阐述“善文化”的人文精神,通过对善人善事的广泛宣传,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
系例活动的要求:一是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开展“以西塘古镇文化为载体推进社区善文化建设”实验项目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我镇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道德新风,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发展的重要抓手。实验项目由镇党委主要领导任实验项目课题负责人,由西塘镇社区教育中心具体开展工作。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实验项目的开展。要结合实际,精心策划富有特色的载体活动,要注重群众的参与度,最大限度的吸引群众参与讨论、参与实践,确保实验项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手机报、公益阅报栏、黑板报、镇村简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古镇善文化” 实验项目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活动情况,善于发现、总结、宣传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文化站及五姑娘艺术团要组织精干力量,精心创作一批以“古镇善文化”为主题,具有我镇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景区等,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推动实验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统筹兼顾,注重实效。开展“以西塘古镇文化为载体推进社区善文化建设” 实验项目活动要与推进社区善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重在深入人心,重在宣传引导,重在群众参与,重在取得实效。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要以促进基层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善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倡导文明道德的价值取向,力求实验项目活动取得实效。
四是积极践行,形成机制。宣传弘扬目的在于引导群众积极践行“善文化”。各部门、单位、村、社区要坚持创新载体,坚持宣传引导,坚持机制推进,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践行“善文化”的激励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机关干部、农村(社区)居民、新居民、学生等各类群体学善、向善、从善。要通过制度、规程、机制等层面,使择善而行成为一种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使“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嘉善县西塘镇社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