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鹿城职业技术学校漫步,能强烈感受到鹿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校园文化,大到教学楼的命名、匠心亭的布置、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鞋浮雕,小至一草一木一石的设计都能深刻感受到学校“四成”教育(成人、成匠、成才、成器)全面育人理念。
成人:纪律严明 化人细无声
走进鹿城职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穿着鞋子的大写“人”造型,寓意学校对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视。从杭州武林门火烧温州鞋浮雕到从楠溪江运来类似鞋的石头摆放,学校希望将 “诚信”“踏实行千里”等做人的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作为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提出“我行”德育理念,突显感恩、勤劳、合作、创新四大主题教育,培育有素养的职业人。在强化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学校着重学生学风建设、文化基础知识的教授和职业道德培养等。每天早读,《弟子规》诵读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隆重举行成人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成匠:推进全面课改 铸造“精工”人才
在学校提倡的“四成教育”的理念中,成匠是工匠精神的指代。鹿职为了在学生中树立“工匠精神”的理念,除了建设“匠心亭”“天工廊”等将匠心融入校园文化外,更是在去年9月,全面推行课程改革,突出了“工匠精神”(精工意识)在课程改革中的融汇和体现。
目前,学校的实训课程全面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等指导理念,在课堂上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同时,为了满足学生在不同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上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120多门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学校还建立了大课堂观念,将专业技能延伸到课外的社团。学校有手工鞋制作社团、手稿社团、创意鞋社团、皮雕社团等40多个社团。在古鲁丁皮艺工作室,记者遇到了高三学生金晓峰,内向羞涩的他正娴熟地手工绘制钱夹。让人惊叹的是,从选皮到裁剪再到绘图、雕刻、敲击,全部由他一手包办。他指着色彩鲜艳图形精致的钱夹说:“这是为一位女顾客私人定制的,售价在三四千元。”
成才:就业供不应求 升学留学都有门
校长王松是一位对职业教育有独立思考的教育者,他认为中职学生的成才应是在专业特长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发展。为此,鹿城职校近年来在专业上下苦功夫,依托地利和行业基础,逐渐形成和完善了鞋类产业的专业链。为了让学生成才,学校与市场实行了无缝对接,与奥康、屈臣氏等许多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与康奈集团试点“现代学徒制”,拜“康奈大学”的导师团骨干为师傅。
这几年,由于学生思想品德好、专业技能强,许多用人单位将鹿职作为固定招工点,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鹿职学生除了每年参加高职类高考成绩优秀外,学校还与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办学。
更让人振奋的是,鹿职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今年4月,学校在温州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开启中加合作办学模式。学生修完学时,凭加方文凭获加方三年工作签证。同时,获得移民后,学生可将学分申请转入相关大学继续修读。
成器:打造平台 培养创业创新之星
王松认为,成器是希望学生成为大器之才,或者是创业创新之星。为此,今年3月,学校成立了“一足间创客空间”。创客空间依托学校鞋类特色专业,引进企业参与社团建设,开设了手工皮艺、手绘、创意鞋、电商等工作室,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真刀真枪”上阵操练。如皮雕工作社团通过网络接单,为顾客订制皮雕作品。手稿社团为企业创作鞋样手稿。学生在专业社团的学习中往往目标更明确,更具创新创业意识,成长更快速。近几年来,学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卓有成效:4个专业社团被评为温州市中职创新创业社团,8位同学被评为温州市创新创业之星,社团学员共获得57项与专业相关的技术革新专利和研发设计专利。
为了让学生更快成器,学校还在学校里引入了“佰旺贸易公司”,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佰旺贸易公司”是家专做欧美鞋类贸易的企业。学生进入公司工作后,各有分工,并配备指导老师。2015年,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研发124款鞋品,并有42款投入量产销往欧美国家。
学校浓郁的创业创新氛围,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创新之星:孙奥冉,高三实习成为康奈企业总经理助理;叶程怡,高三实习期成为精品店店长;陈忠建,毕业三年后成为泰马集团电商总监……这些优秀学子的“成器”亦为鹿职的“四成”教育全面育人架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林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