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位年近花甲的网红,玩转各种新媒体;他,一位精神矍铄的书记,忙碌在集团一线;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永不止步的学习精神写意人生,不仅自己乐于学习,还带动身边之人一起学习,他就是博威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董国福。
勤学善思,笔耕不辍
多年来,董国福一直坚持刻苦学习,手不释卷。他坚信知识是进步力量的源泉,潜心修学,学习过的书籍种类丰富,涉猎颇广。无论是《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还是《论语》《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亦或是研读《易经》这个百经之首智慧之源,他都读得津津有味,信手拈来。
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三个月时间著作45万字,《种植人生幸福》、《从易经中得智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宝典》、《两学一做永远在路上》等4本已经出版的书籍,这些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的是一颗勤学善思、笔耕不辍的闪闪红心。
与时俱进,学而时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习是一个人保持活力的源泉。虽然年近六旬,可董国福认为学习应该包罗万象,不仅仅是新的知识,更是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新的思维。他这样想,也如此躬身践行,为了方便传播学习成果,对于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微信、电台、直播……他玩得比年轻人更溜,成了为大家所喜爱的“网红书记”。
每天午夜过后,他会在个人微信公众帐号“红色竞争力”上更新推送富有正能量的新文章,目前已有数千人的阅读量;早晨七点三十分左右,他又忙着利用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录制上传“喜马拉雅FM”平台中“国福频道”的音频课程节目,听众收听数量累计5.2万人;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在晚上七点的家里,有时还会利用“千聊live”语音课堂平台集中几十个网友讲授“国学传承系列课程《大学》新解”。
致力党建,凝心聚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进步,更是为了做出榜样,带领大家一起营造学而时习之的良好氛围。董国福这位浙江非公党建一线努力耕耘了二十年的老同志身体力行,对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多年坚持学习,不仅仅陶冶了自己情操,更是将学习成果落实到一线党建工作当中,成为众人的榜样和精神力量。
董国福常常把“我能力并不强,我的力量还很弱”挂在自己嘴上,凡是了解和熟悉他的人,往往被他的情怀、理想、学习精神和执着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精神所感染和打动。他说,“我是党多年培养起来的,如果没有党,我就什么都没有,就什么都不是。”他无怨无悔、乐于把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追求,自费出书,免费送书,驱车几十里,就为一堂党课,主动联系大学,活力党课,贴近年轻人。他还把多年从事基层党建的工作经验汇聚成书,让新一代的党务工作者快速熟悉工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董国福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宝典》一书中深情地说,“这本书就是要承载这样一份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始终坚守革命者的希望,就是要一点点集聚社会的正能量,就是要在促进非公经济繁荣的情形下让人的生活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要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更美好”。《两学一做永远在路上》则是董国福最倾情的一本书,全书分为五章,仅为基层书记准备的两学一做内容就多达85讲,如果每个月学一个内容,则可以学习七年之久。
2013年,董国福组织集团党员开展“中国梦、博威梦、我的梦”微课比拼,他自己的梦想是:为党讲100场课,为党写100万字。现在,董国福文字总输出量已超过200万字,讲课场次已超过200场,各种粉丝已超过2000人,远远超出当初定下的小目标。
多年的学习和工作,董国福也获得了领导和党组织的充分肯定。他被聘为中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特约研究员,获评2016年十大最美宁波人、浙江省十大基层优秀宣讲员、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