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诸暨技师学院在全校推进“课程思政工程”,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教育教学,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促进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职业素养的提高。
该校推进并逐步实施“课程思政工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故事、道德规范、浙江乡贤、诸暨精神等内涵分解为各类思政元素,从中精选出“理想信念”“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守信”“三贤精神”等思政元素,把它们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让专业课课堂上散发出“思政味”,还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亲身体悟“课程思政工程”对人成长的影响。
机械工程系“钳工工艺学”课程的“钻头刃磨”课上,专任教师汤闽军通过讲述“倪志福钻头”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国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力量,赢得了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数学教师陈一龙自学《道德经》《周易》,将道教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中;美术教师黄雨松自学《知行合一》,将王阳明心学融入美术、书法教学中。
为推进“课程思政工程”,学院于2016年1月3日成立学校“贤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诸暨三贤”是指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这三位在中国书法史、绘画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中享有崇高地位的艺术大家。“诸暨三贤”是诸暨人文的最美缩影,是诸暨人民的莫大骄傲。近几年来,诸暨技师学院积极发掘“三贤”文化,总结提炼具有思政元素的“三贤”故事。把多样化的具体化的思政元素融入到各类职业教育课堂上。学院还于9月3日规定每个教师必须开通“学习强国”; 学院于2019年9月3日规定每天必须学习“学校思政”中的典型经验和政策解读。
学校每年的“开学第一课”,特意邀请国赛金牌教练、全国技术能手、国赛裁判等专家来校讲课,讲课内容主要围绕“工匠精神”“技能大赛类别及简介”“加工制造类比赛的特点”“大赛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展开。专家们的现身说法将“课程思政工程”推向深入,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张靖波 斯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