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的党的群众路线,其目的就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直接表现在作风建设上。因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把作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改进作风促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抓住了党的建设的关键问题,全党上下出现一股新风正气。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四风”问题仍较突出,在职业院校上主要表现为:把握全局、谋划长远发展的能力不强,面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在深入思考和研究上还不够系统,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创新动力不足,满足现状,发展视野不够开阔,目标不够高远,危机意识不强,统筹处理好办学特色和发展水平的办法不够多;缺乏对基层需求、师生关切、学校发展亟待解决问题的深入调查研究,为教学、科研骨干搭建平台、发挥作用方面有待加强,对师生员工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回应还不够及时,有解决问题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进取心不强,对学校改革建设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缺乏敏感性和主动性,为师生服务的热情还不够;有的党员干部存在不敢负责、推诿扯皮、矛盾上交等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喜做表面文章,习惯照搬照抄,政策和业务研究不深,执行力不强。
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院校发展、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正如有群众总结,形式主义逃避的是服务责任,官僚主义忽视的是群众利益,享乐主义固守的是特权意识,奢靡之风滋养的是腐败空间。以解决“四风”为切入点,正可以撬动深水区改革不断全面推进。这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深意所在。
1、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紧紧围绕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结合工作需要,更加自觉地学习钻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以及市领导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地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更加自觉地学习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更加自觉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具备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人才。
2、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在“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责任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使命,更是推动职业院校发展的原动力。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的工作岗位,岗位赋予责任。为此,一要强化岗位职责的意识。全力以赴履行好岗位职责,在开展工作中常思创新之策、常兴强校之举、常办利校之事。二要强化工作实绩的意识。根据岗位要求,大力开展“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活动,在竞争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岗位中争比工作实绩。三要强化无私奉献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怕吃亏,甘于付出,以苦为乐,以累为荣。
3、切实做到遵章守纪,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上下功夫。规章制度是职业院校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广大师生员工进行自我规范的依据,是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有章可循,依章办事,使学校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人人心中有动力,逐步形成人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局面。全体党员干部应树立“校兴我兴,校荣我荣”的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关系,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群策群力,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4、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 “深、新、韧、实”上下功夫。决策确定之后,关键在于落实。只有以扎实苦干的作风抓好落实,才能真正抓出实效。应当看到,在工作中,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不致力于抓落实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落实不力,往往是由于宗旨意识不强,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纪律观念淡薄,归根结底是由于党性不纯、作风漂浮。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效能监察,对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制度纪律执行情况、工作部署决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由散漫、敷衍拖沓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身”入、“心”入、“情” 入,在抓落实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陈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