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资金沉睡”考验政府“花钱能力”
时间:2020-07-28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当前,稳就业被列为各项工作重点,统筹用好各项就业培训资金尤为关键。然而据媒体报道,因资金来源分散、使用标准模糊等原因,基层产生“为不花错,宁愿不花”的心理,一年来江苏80多亿元专账资金仅用了3.08%,资金使用进度严重滞后。

江苏80多亿元专账资金只用了不到零头,绝大部分的专账资金沉睡,而其中江苏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支出总量,在全国还属于前列。前列省份尚且如此,国内其他地区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也就“睡得更死”了,可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使用效率之低下,是多么普遍而严重,亟待正视与重视这一问题,让专项资金能够更好“专款专用”,而不再继续躺在“账上”。

疫情突如其来,对不少企业与就业者带来了较大的冲击,通过启动就业培训,能够成为企业以训稳岗的及时雨。但培训资金沉睡,让这笔资金成了“僵尸资金”,成了摆设,无法发挥出应有作用,企业、劳动者只能眼巴巴“望梅止渴”。

培训资金沉睡,主要在于没有完善的资金用管机制,存在资金渠道和使用管理分散等问题,基层怕花错了被问责,怕难以经过审计关,从而变得缩手缩脚,这导致基层“为不花错,宁愿不花”。甚至有的基层干部宁可调整工作岗位,也不愿签字用这笔钱。

要激活、唤醒“沉睡资金”,就要完善资金用管机制,要协调处置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改变基层干部担心审计问责不敢花钱的现象。当然,唤醒“沉睡资金”,也并非是“一放了之”,不能只放不管,而要放管结合、松紧有度,要能依法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

巨额就业培训专项资金成了“沉睡资金”“僵尸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之低下,严重影响了这项“善政”的开展。这也让这项民生工程变成了实质上的“烂尾工程”“僵尸工程”。专项资金沉睡,表面来看并没有浪费,并没有打水漂,实际上就等于打了水漂,专项资金不能发挥实际作用,却躺在账上一动不动,没能促成就业培训的开展,反倒成了就业培训的掣肘,这就是对专项资金的浪费,是把好事办坏,也暴露了相关部门的“无能”。

唤醒“沉睡资金”,才能更好稳就业、促就业,对目前而言,也有利于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能否唤醒“沉睡资金”,把好事办好,当好“会花钱”的“社会管家”,也考验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监管能力,考验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与用钱能力、“花钱能力”。(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