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温职专英语课堂变革教学

日前,温职专英语教师卢伟瓯在汽修车间给13汽修(1)班学生上了一堂操作英语课。适逢2014温州市直属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在温职专召开,与会的二十几名同志参加了听课。几位听课老师当时就表示:“瞧,我也记住几个车灯的单词啦,这些学生一定也记住啦,什么前灯headlight、 刹车灯brake light 、远视灯high beam……”“还有turn on(打开)、 turn off (关闭)、flash(闪烁)三个动词,呵呵。”“温职专的汽修专业不错,如果暑假开放的话,我也来学。”
卢伟瓯老师教学的课题是“汽车电气设备——车灯”,采用小组协作的方式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二十四位学生分成四个六人小组,围绕四个任务展开:预习时写下车灯单词,看视频将你听到的车灯排序,看视频写出听到的动词,操作展示与评价。引起听课者最为眼前一亮的是:课堂操作展示与评价环节,每组分为两个工作小组,A说出打开或关闭车灯的英文指令;B坐在模拟驾驶室;C判断设备是否正常;DEF评价打分。六位同学轮换操练,并选出优秀参加展示。学生纷纷参加展示并给出合理中肯的评价。最后布置作业:查找文明行车用语(英语)。
课后,卢伟瓯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自编教材,基于职高生学情,像本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识记几个常用有关汽车的英语单词,以及在行驶与维修时候用到的情景对话,起步低,多台阶,易掌握,而不能像大学里那样开启汽修专业理论英语课。”
对于教室里的“实用英语”与车间里“汽修英语”有什么不一样?该班学生朱晓凯说:“这是班级第二次搬到车间上英语课了,整体感觉比在教室里上英语课更加好玩,有活力,因为可以操作。”
中职英语课堂变革该往何处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学生入校前英语底子薄,教师课堂兴趣调动有困难,老师对于未来的准职业人要教些他们走上社会能用到的英语知识。
把英语搬到车间上,这将会不会成为中职英语的常态课?中职英语统编教材《生活实用英语》会不会完全抛开走自编教材校本化?文化课与专业相结合的变革是否全面铺开?
温职专校长黄威这样认为:“这种课堂变革的形式我们是支持的,以后的路子就这么走,文化课为专业服务,文化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现在只是试点,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规范,各个学部文化课与专业结合的具体情形可以不同。”
目前,温职专除了英语课进行了课堂变革外,其他文化课也都如火如荼第开展起来了,如,语文组开展的“亮丽课堂”活动。
据悉:2013年10月温州市就召开了课堂与评价变革推进大会吹响课堂教学改革号角,浙江省教育科学院院长方展画认为,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关注课堂和评价的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胡玫认为,课堂变革之“变”重在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共同体和学习评价的设计为要点,优化学习环境,丰富学习方式,重构“学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满堂讲、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现状,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切实推进课堂变革与学习转型,形成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课堂变革的瓯越特色。(蒋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