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卫校数字校园创建侧记
浙江职成教网3月24日讯(记者 金瑆羽 通讯员 梅雨) 近日,海宁卫校根据《嘉兴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嘉教办〔2012〕96号)及《关于推进海宁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通知》(海教〔2012〕240号)精神,结合该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开创数字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进了该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现代化,现已成为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一个突破口,可谓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信息活水来”。
数字校园的创建
该校以申报“嘉兴市数字校园”为契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该校成立了以校长施成良为组长的数字校园创建领导小组,还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制定了创建“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计划,把创建“数字校园”的评估细则进行了分解细化,责任到人。健全完善责任制度,包括工作细则,信息发布制度,信息资源的采集制度,学校办公管理制度等。
学校着力网络系统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建有校园网络系统并惠及各个办公室和教室,实现数字化、现代化办公和教学。计算机教室管理规范,具备互动教学功能。学生微机房满足了学生学习需要,教师普遍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学校还建有校园网站,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充分服务于教育教学。
教学资源数字化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加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全校教师根据实际需要,收集和开发教学辅助、实训操作、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把网站建设成集展示与传播、学习与研究、互动与交流于一体的大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开展教育教学的网络应用,现已开通学校概况、专业设置、通知公告、教学科研、德育工作、招生就业、数字图书馆等多个版块。对行政管理、校园信息做到及时发布和查看。学校网站分工到学校的不同领域,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管理,做到了认真维护和信息的及时更新。
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学校教学应用水平的提高。学校建设了内部的ftp,方便教师们进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充实我校的资源库容量。学校教师积极注册浙江教育资源网,并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行资源的上传与下载等交流活动。学校教师能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近两年来,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奖项。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如学生falsh制作、word排版、电子小报等。沈泓玎、吴依佳和徐梦欣、李嘉琦四名同学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的“office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比赛项目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位老师分获“大赛最佳指导老师”和“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学校办公信息化
学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以形成实施“校园数字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共识,努力探究数字校园中实施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工作的跨越,促进教师队伍的全体提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校借助数字化校园,实行无纸化办公。校务公开、上级有关文件、学校各类通知、工作安排等及时在网上发布,对各项工作的检查、反馈,促进了学校日常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态化信息记录,便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班级管理系统,实现了学校班级日常考核工作的数字化。学校将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不断完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一所具有新型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校园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