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好就业”,还要“就好业”——浙江工贸职院双创教育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时间:2022-06-10 来源:《浙江教育报》

当记者见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苏振杭时,他正在杭州市余杭区某企业做外贸业务员。从熟悉产品到业务开发,再到生产销售……入职仅3个月,苏振杭就基本熟悉了工作内容和流程,还取得了喜人的销售业绩。

“企业对我的业务能力很认可,前不久,我还拿下了一笔10万元的订单。”苏振杭认为,能这么快适应新岗位,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双创教育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一名优秀外贸业务员所必备的,也能让我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长期以来,高职生就业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好就业”,但难“就好业”。“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往往比较高,但就业质量总体上却并不理想。”浙江工贸职院党委副书记倪建发直言,学校要实现的高质量就业,是支撑学生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技能型社会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高度匹配的就业。

近年来,浙江工贸职院通过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园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开发“精品化”创新创业线上课程、打造“双师化”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等形式,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数据显示,浙江工贸职院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49%,就业率连续14年超过98%;近5届毕业生创新能力平均值为94.74(全省平均86.94),毕业生一年后平均自主创业率为11.24%(全省平均5.42%),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给学生播下梦想的种子

双创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疫情影响下,高职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这段时间,其他学生都在忙着投简历、找工作,但应届毕业生干晨晨却没有这样的烦恼。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他就带领团队开创了第一家个人花艺品牌,目前的花束业务已覆盖30余家单位,月平均销售额超6万元。

“我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创业方向,也知道该怎么做。”干晨晨将这一切归功于学校“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大一时,学校就开设了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必修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写下了人生第一份创业计划书;大二时,学校又开设了创业选修课,聘请创业企业家进校园为我们授业解惑;到了大三,我们这些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还能转入创业学院免费接受更专业的创业教育,并在校内的园区企业或众创空间内开展创业实践。”干晨晨说。

“开展双创教育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创业,也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去创业,而是通过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在每个学生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让高职生也能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浙江工贸职院创业学院院长林海春告诉记者,学校始终坚持将双创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分层分类”精准育人的双创教育体系。其中,“分层”是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开展“普及+通识+专创融合+实践”不同层次的双创教育,以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分类”是指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创业意向、创业项目的不同,分别在创业通识教育阶段、“2+1”创新创业教育阶段、实践教育阶段按专业类别开展针对性的双创教育,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此外,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浙江工贸职院还着力开发了“精品化”的创新创业线上课程,主持建设了国家级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系统设计了普及课程、专业课程、实操课程、双创与专业融合课程等四级课程体系,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基础”等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截至目前,资源库注册人数已超48万,总访问量超1亿次,课程共享覆盖2246所院校。尤其是疫情期间,该资源库的用户访问量增长了近20倍。

企业“搬”进学校

“校企一体”育人才

童琳策是浙江工贸职院电信专业的毕业生,2017年毕业后,他就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了温州市北橙策略广告有限公司,目前的年收入已有几十万元,“多亏了大三时在校内园区企业的创业实践经历,我才能一毕业就实现高质量就业”。

2016年,抱有创业意向的童琳策顺利转入创业学院“创业班”。该班采用半天在校上理论课,半天到校内园区企业实践学习的教学模式。“当时,我的创业导师就是现在的公司老板,正是在她的指导下,我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管理实践经验,各方面能力均有了明显提升。”就这样,毕业后,经过双向选择,童琳策顺利进入该公司工作。

“实践是创业的必经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创业实践,我们将企业‘搬’到了校园里。”浙江工贸职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邵超群介绍,从2007年开始,学校就启动了“三园区三基地”建设,采取“产权+市场契约”方式,政校行企共建“园区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实践支撑和服务融合体。截至目前,以“三园区三基地”为核心,浙江工贸职院已引入企业56家,并创办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形成了“体验+实训+孵化”的创新创业实践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内在动机。“学校通过‘园区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通了行业企业创新链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链,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兼具双创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双创型’技术技能人才。”邵超群说。

与此同时,浙江工贸职院还与下属园区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在企业入驻协议中规定了承担教学任务和接受师生创业实践的条款。一方面,该校能聘请园区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兼职授课、开设讲座、与学生创业团队一对一结对服务;另一方面,学校各专业还能分别选派教师到园区开展创业实践或自主创业,与园区企业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形成了“老板即导师”和“教师即老板”的“双导师”师资队伍。

倪建发表示,学校与园区人员的双向交叉流动,实现了双重职责的自然转化,使园区成为“校外导师”的来源基地、教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基地,建成了一支“双师化”的双创教育教师队伍,推动了“双创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邵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