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高等教育强省新篇章
全省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引发热议
时间:2023-08-29 来源:《浙江教育报》

8月24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从分层分类推进高校建设、集中力量扶持重点学科,到紧盯政策抓落地、集中财力办大事……此次会议为浙江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施路径,也宣示了浙江要以超常举措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强省建设的决心。

风好正是扬帆时。连日来,全省各高校师生积极学习会议精神,谋划新阶段发展思路。

对标一流,聚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从今年年初的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要抢占“双一流196工程”等新赛道到此次会议提出“以一流眼光、一流理念、一流举措推进‘双一流’建设”,对标一流、全力突围已然成为全省各高校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此次会上的发言高校之一,浙江大学表示将强化一流使命,发挥龙头作用,努力以自身的高水平发展引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跃升,奋力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走在前列。目前,浙大已向若干所省内高校的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建设输送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今后还将牵头组建浙江高水平大学联盟,推动相应学部、学院对口支持省内高水平大学“登峰学科”建设。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一直以来,西湖大学立足“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为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突围开辟新赛道,“接下来,西湖大学将持续聚焦基础学科建设内涵,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重要结合部作用,强化尖端引领,形成核心竞争力,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体现担当作为,在建设‘重要窗口’、高教强省的新征程中展现西湖之为、西湖之智”。

在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看来,此次会议提出的“全力打造高等教育强省新名片”,无疑是吹响了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冲锋号。他表示,中国美院长期保持全国艺术学科建设的示范引领地位,未来要以更高站位、更强自觉,力争成为位居全球艺术院校前列的一流美术学院,强有力支撑浙江高等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建设。

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提到,今年是浙工大建校70周年,立足新的时代方位,学校将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动力,大力会聚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高能级平台,加快形成高水平成果,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

分层分类,加快高质量特色发展

此次会议上,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还分别汇报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情况。两个《意见》表明,浙江要分层分类推动不同类型高校将特色培育成优势、把优势培育出水平,努力实现让更多浙江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高水平大学的美好期盼。

“我们将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两个《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坚守‘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全速推进大融合的党建引领、大攻坚的申硕跃升、大质量的教育教学、大组织的科研创新、大贡献的社会服务,为浙江‘两个先行’、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衢州学院院长郑友取说。

作为省属唯一农林类重点建设高校,林学学科一直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学校制定了林学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出台特殊配套政策,以林学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大学建设。浙农林大党委书记朱斌表示,学校将始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厚植农林特色优势,走特色兴校之路,坚定不移地向着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

温州大学校长赵敏认为,必须紧紧抓住此次我省以超常规力度支持和推动高等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我们要以‘走前列、当先锋、作示范’的干劲、闯劲、拼劲、韧劲,力争进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行列,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到办学100周年时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一直以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如何进一步扩大领跑优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振洪表示,学校正在面对时代变革期、职教机遇期和层次跃升期“三期叠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唯一的破解之道就是走出一条具有金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他说:“首先要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学校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同时,要坚守将学生发展作为办学核心、将德技并修作为育人初心,努力做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职业本科办学标准的贡献者。”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民营经济、面向产城融合、精于台州制造的办学定位,主动面向台州“三高三新”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临港“五大产业城”建设发展需求,切实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水平。“学校将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逐步搭建对接区域产业的科研平台,解决企业应用性科学技术难题,构建起具有高职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台职院院长章伟说。

多点发力,会聚高层次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整体性跃升,需要涌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会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打造创新人才“蓄水池”、在高层次人才上求突破,打造科技攻关“新高地”、在高能级平台上求突破,打造成果转化“集聚区”、在标志性成果上求突破,促进高水平大学、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深度互通、优势互补。

在浙江师范大学校长蒋云良看来,以高端人才引育会聚创新人才是实现一流学科建设新突破的路径之一。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浙师大将不断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2条,持续优化人才领导体制、强化人才政策供给、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着力引进世界尖端人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绍兴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汪俊昌对此深有同感:“学校将着力引聚高层次人才,聚焦重点、梯次引育,努力实现A类人才突破、B类人才增量、C类人才扩面,加快成果转化应用。”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最密切结合点,高校要锻造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硬核能力。“学校将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打造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完善‘数字赋能、交叉融合’的杭电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更多高质量数字人才,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努力在‘卡脖子’‘无人区’等领域有所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朱泽飞说。

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表示,学校将聚力建设中医学、中药学高峰学科,着力培育担当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大任的时代新人,全力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中医康复中心等重大平台,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级。

在高等教育强省推进过程中,高职院校也要跑出加速度。“学校将以培养先进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己任。”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汤兆武说,学校一方面将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打造更有引领力的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另一方面将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更有凝聚力的人才生态体系。

为切实走好“育才路”,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浙大辅导员刘永杰表示,他将继续发挥辅导员亲近学生的客观优势,在未来工作中不断引入“大思政课”资源,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协同。(本报记者 季 颖 张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