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明德社区上演了一场“小哥友好驿站”精心策划的“高中生快递实践挑战”活动。这群少年放下书本,肩挎包裹,在汗水浸润中亲历“最后一公里”的艰辛,在驿站方寸间捕捉平凡微光,更在活动尾声,与快递小哥展开了一场关于职业价值的真诚对话,为社区“小哥你好”党建品牌注入了青春的注解与温暖的回响。
步履不停:亲历方知“最后一公里”的分量
在快递小哥和网格员的引导下,学生们两三人一组,化身“半日快递员”,穿梭于金盛曼城和浦乐新苑的楼宇之间。沉甸甸的包裹、闷热的楼道、重复的爬楼……曾经习以为常的“秒收快递”,此刻化作额角滚落的汗珠和急促的呼吸。“平时几秒钟签收的事,没想到背后要走这么多路、爬这么多层楼,太不容易了!”一位同学擦着汗,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理解。短短90分钟的徒步送件,让课本上抽象的“劳动价值”变得无比具象,也让“最后一公里”的辛劳深深烙印在少年们心中。
心与心的碰撞:驿站里的职业理解课
活动的精华不仅在于体验与记录,更在于那份心与心的交流。在活动尾声,一位高中生鼓起勇气,向快递员谢师傅提问:“谢师傅,您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快递这份职业,您觉得这份工作最难的是什么?有什么让你最感动的时刻?”谢师傅腼腆地笑着回答:最难的时候是台风天气,暴雨天中淌水送件,最感动的时刻是我因为生病送件速度慢,站点里的同事都会帮助分担送件,客户看到了也会关心我!”
驿站升华:从基础服务到价值共鸣
明德社区“小哥友好驿站”自建成以来,始终是新就业群体的温馨避风港,提供饮水、充电、休憩等基础服务。此次创新引入高中生社会实践,成功将驿站的功能从“基础保障”拓展至“情感联结”与“价值教育”的深度。让青少年用脚步丈量艰辛,用对话触摸真心,让居民的每一次取件都伴随一份看见与理解,这才是‘友好’二字最深厚的基,是建立在尊重与理解之上的双向奔赴。(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