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长兴县召开2025年全县老干部工作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浙江老年开放大学长兴学院应邀作老年教育工作的交流发言。
自2016年浙江老年开放大学长兴学院挂牌成立以来,学院积极承担老年教育服务、业务指导等职能,与县老年大学、县乐龄老年电视大学组成了长兴县老年教育的“三驾马车”。学院始终秉持“开放融合,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老年人群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2021年学院获评全省首批优质(示范)老年大学,202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推介名单。
突出示范引领,办好有温度的老年教育。学院坚持“优质的课程、温馨的服务、快乐地学习”的目标引领,着力打造“有温度的老年教育”品牌。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老年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精品课程建设标准、教学大纲编制规范等教学指导文件,创新“专业课程融入通识课程、理论课程嵌入实践课程、线下课程引入线上课程”的课程教学模式。二是优化课程供给。持续推进课程的更新迭代。目前,学院开设有瑜伽、民族舞、八段锦、声乐、合唱、越剧、钢琴、二胡、国画、书法、水彩、手机摄影、短视频等17门课程27个班级,在读学员871人。三是强化服务保障。2020年学院投入120万元完成了老年教育场所的功能化适老化改造,打造了钢琴、声乐、舞蹈、书画、园艺、摄影、烘焙、茶艺等15个专用教室。不断优化学员全过程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开展典型选树、教学督导、成果展演、满意度测评等教学评价,提升了学员获得感。《老年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国家老年大学2024年老年教育优秀案例。
强化阵地建设,健全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学院积极配合县委组织部和教育局扎实推进村(社区)老年学堂标准化建设和优质化培育工作。深化相关部门单位在办学场地、人员师资、课程建设等资源共享,整合农村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建设老年学堂,形成了“党政主管、部门协同、村社主抓、普惠共享”的老年学堂服务管理机制。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标准化老年学堂73所,县级优质老年学堂42所、市级优质老年学校(学堂)35所。其中,水口乡老年学校、煤山镇老年学校获评省级优质老年学校,皇家湾社区老年学堂、体育场社区老年学堂获评省级优质老年学堂。学院在省委老干部局主办的浙江老年教育创新与发展理论研讨和成果展示活动上,作《村(社区)老年学堂规范化服务的实施与管理》的交流发言。
优化教育供给,促进老年教育普惠共享协同各镇街老年学校加快推进城乡老年教育扩面提质。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抓牢农村老年教育的痛点堵点,以老年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老年人力资本开发为重点,大力开展老年人文化素养、实用技能、生活品质等教育培训,助推银发经济发展,打造了泗安花木培训、虹星桥果蔬培训、水口茶文化体验等特色品牌。二是坚持项目引领。深入推进“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项目,年均开展送教超1000场次、服务老年人5万人次,文化礼堂成为了农村老年教育的主阵地。持续推进长兴“银龄慧”行动,广泛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服务,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2024年培训服务5.8万人次,长兴“银龄慧”行动获评教育部首批“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三是强化数智赋能。加快老年教育数智融通,全省率先启动“浙学通”应用推广,推进“空中课堂”智慧场景试点,创新混合式培训模式。2024年“浙学通”平台上架老年教育课程453门,培训签到4.47万人次。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办好“有温度的老年教育”,助力深化全县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共同打造“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浙江老年开放大学长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