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智慧教室迎来一场语文教学盛宴。由诸暨市教育局职成教负责人潘丹带队,兄弟学校骨干教师与本校教师共聚一堂,共同观摩两堂极具深度的语文课。钟阳琼和王航燕两位教师分别以《烛之武退秦师》和《“房”中窥人:洞察周朴园》为课题,以策略解构赋能高考实战,用文本对话叩击人性深度,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献上创新答卷。
解构历史智慧,赋能高考实战
钟阳琼老师的《烛之武退秦师》架起古今对话的桥梁,从《东周列传春秋篇》片段中挖掘劝说艺术精髓,结合课文实际,引导学生总结“三阶策略”:从以礼相捧、以利相诱、以理相明,并展示劝说词真题,归纳写作公式:礼貌+利益+事理,实现古今转化,提升应试能力。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现场写作,小组互评,强化说服性的写作能力。听课教师惊叹:“知识迁移如此自然,职教生的人文素养与应试能力实现了双赢!”
突破扁平解读,思辨解码人性
王航燕老师的课堂俨然成为一场“人性解剖实验室”。在《雷雨》周朴园形象分析中,她摒弃“脸谱化”解读,借助“房中窥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突破单一视角,辩证、全面地看待周朴园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和家庭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培养学生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与思考,理解作者的悲悯情怀,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意识。学生在课后感慨:“原来人性不是非黑即白,文学让我学会用同理心看待复杂人性。”
专家热议:职教课堂应有双重温度
“这两堂课让我看到职教语文的双重价值。”教育局职成教负责人潘丹点评道:“钟老师以策略提升能力,强化的是‘才’的精度。王老师用文学叩击心灵,培养的是‘人’的温度;这正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技能成才’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兄弟学校教师纷纷表示,课程设计既具学科深度又贴合职教实际,为破解“重技能轻素养”困局提供了新思路。
当历史策略碰撞高考真题,当复杂人性遇见文本细读,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语文公开课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写下生动注脚。未来,学校将持续探索“人文滋养”与“技能锻造”并重的职教特色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滋养精神的沃土,化作提升素养的阶梯,助力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周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