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校一品”赋能教育品牌多维创新
——长兴县中职、成校校长专业领导力提升32学分培训顺利举行
时间:2025-04-14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4月8日至11日,由长兴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中职、成校校长专业领导力提升32学分中级培训班”在金华顺利举行。全县中职、成校校长及职成教管理干部共21人参训,长兴县教育局副局长潘洪勇全程参与指导。本次培训聚焦“品牌化建设”核心议题,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与经验交流,探索以“一校一品”战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差异化定位——破解同质化,凝练乡土特色

浙江师范大学唐林伟教授在《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内涵、内容、内功》讲座中指出,品牌的核心在于“差异化竞争力”,加强顶层设计,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大家参观了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婺州窑非遗名师工作室,该校注重从作业到作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教师将课堂开设在校园之外,带领学生为村落设计专属的文创产品,让学生的作品以产品的形式落地,投入实际的生产应用中。

浙江开放大学东阳学院院长朱燕红作《一校一品推动社区学校现代化建设》专题讲座,介绍了当地打造“荷和万家——终身学习工坊”,深度挖掘当地“花灯小镇”文化,开发《荷花灯制作》《传统民居》等特色课程,将非遗传承与社区教育融合,形成“文化治理+技能赋能”的独特模式;介绍了“葛老讲故事”项目,依托老党员、老教师资源,面向留守儿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年接待研学近2000人次,获评全国社区教育百佳案例,彰显了“因地创品”的实践价值。

资源整合创新——校政企协同,激活发展动能

培训聚焦“产教融合”主线,浙江师范大学邱欣教授作《深化产教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以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轨道交通现代产业学院为例,谈新工科人才培养。

参训者还赴芝英镇社区学校学习“三级办学网络体系”建设经验,该校联动政府、企业、高校,构建“古韵新声”品牌,通过非遗学堂、工艺振兴讲堂等平台,年培训超5000人次,助力古镇文旅产业升级。

金华开放大学邵玲院长在《党建引领·数字驱动·科研赋能·金华老年教育实践》中提出:“品牌建设需借力数字化,打通资源壁垒。”如东阳市“育匠在线”平台接入“浙里办”,实现教育普惠,印证了“技术+资源”双轮驱动的创新效能。

社会价值赋能——服务大战略,彰显教育担当

品牌的生命力根植于社会价值。潘洪勇副局长在《品牌化——关于开展乡镇成校建设的思考》专题讲座中总结:“品牌建设的归宿是服务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成校要成为乡村发展的‘神经末梢’,成校需立足乡镇资源禀赋,从‘千人一面’转向‘一乡一策’,让品牌成为乡村教育的DNA,当下成校存在的根本价值是振兴乡村经济,致力共同富裕。因此,我们开展成校‘一校一品’建设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成效品牌建设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乡村服务,为农民服务,这是我们品牌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

此次培训通过理论赋能与实地见学,为长兴县中职、成校校长厘清了品牌建设的三重逻辑:差异化定位锚定方向,资源整合凝聚合力,社会价值夯实根基。未来,长兴职成教育将以“一校一品”为引擎,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数字化改革与文化传承,为乡村振兴与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