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网络文明防线 守护校园精神家园
——柯桥区职教中心开展“拒绝网络暴力,弘扬传统美德”专题讲座
时间:2025-04-18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暴力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为增强师生法律意识,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特邀法治副校长、柯桥区公安局安昌派出所丁梁烽警官莅临学校,为大家带来“拒绝网络暴力,弘扬传统美德”专题讲座。丁警官长期深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领域,曾开展数十场校园普法活动,用生动案例为同学们筑牢法律防线。

讲座围绕“网络暴力:看不见的‘大魔王’”“见招拆招:打败网络暴力‘大魔王’”“传统美德:不能在网络世界缺失”三大板块展开,丁警官结合校园实际案例,为师生上了一堂兼具警示性与教育意义的“网络文明课”。

“一张朋友圈的自拍照,可能被恶意截图配文‘博眼球’;一条无心的评论,可能演变成集体攻击的导火索……”讲座中,丁警官通过PPT展示了多起校园网络欺凌案例,“网络暴力就像躲在屏幕后的‘大魔王’,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精准攻击青少年的心理防线。”警官指出,校园网络暴力常以“玩笑恶搞”“群体跟风”等形式出现,具有隐蔽性、扩散快、伤害持久等特点,不仅影响受害者的学业与生活,更可能埋下心理隐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所谓的朋友圈,QQ表白墙\微信表白墙更不能是网络暴力的实施场所。针对“如何打败网络暴力‘大魔王’”,警官从“预防—应对—修复”三方面给出建议:预防阶段:强调“三思而后发”,提醒学生谨慎发布个人信息,避免在情绪冲动时发表过激言论,“朋友圈的‘隐私设置’不是摆设,学会保护自己的数字痕迹。”应对阶段:若遭遇网络欺凌,需立即保留聊天记录、截图等证据,第一时间向家长、班主任或学校保卫处求助,必要时可报警处理。警官特别提到,学校已建立“校园网络安全应急小组”,24小时接受学生反馈,确保“发现一起、干预一起”。修复阶段:鼓励受害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不要独自承受伤害,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老师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仁、义、礼、智、信,这些传承千年的美德,在网络时代更需要被坚守。”丁警官结合传统文化,强调每个人的发言都应遵循道德底线,指尖的温度应当传递善意而非伤害。丁警官呼吁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仁爱、礼让、诚信等传统美德,营造和谐、友善的网络氛围。

据悉,此次讲座是柯桥区职教中心“校园安全月”系列活动之一。学校后续将从三方面深化网络安全建设:一是联合网信部门升级校园网络监控系统,及时预警不良信息;二是开设“网络文明”主题班会,将相关内容纳入德育课程;三是建立“学生心理互助小组”,通过同伴支持缓解网络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校园安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守护,更是精神家园的呵护,拒绝网络暴力、弘扬传统美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网络文明的传播者,让校园成为充满善意与温暖的安全港湾。”校安管办主任楼桥峰如是说。

此次讲座为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动力。随着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的深度融合,柯桥区职教中心正以实际行动探索“传统美德+现代技术”的安全教育新模式,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魏明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