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昌硕分院在安吉县技师学院24级智能网联汽车高级技工班开展气道异物梗阻主题讲座,通过“案例+实操+互动”模式,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急救课。
案例对比敲响警钟,互动问答激活思考
讲座伊始,特聘教师丁柏伟播放3个及时救护成功解除梗阻的视频和1个未获救治的悲剧案例,强烈对比引发学生唏嘘。“气道异物梗阻的黄金救援时间是多久?”“哪些人群更易发生梗阻?”丁老师抛出互动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问答,学生们快速掌握了“4-6分钟黄金救援期”“婴幼儿、老年人及进食时说笑人群为高危群体”等核心知识。
实操演示+模拟体验,急救技能“手把手”传递
理论讲解后,丁老师以人体模型为教具,分步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在患者身后,双腿前后开立,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两横指……”他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操作,针对按压位置不准确、力度不足等问题现场纠正。“原来正确的手势和发力点这么关键!”参与体验的学生感慨道。其他同学则用书包模拟“患者”,在座位上跟随练习,形成“一人操作、全员跟练”的互动场景。
趣味竞赛巩固知识,应急意识入脑入心
讲座最后设置“急救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答对者获赠急救手册。“异物梗阻时能否让患者喝水?”“成人和儿童的海姆立克手法有何区别?”在紧张有趣的竞赛中,学生们进一步巩固了“忌喂水”“儿童需调整按压位置”等易错点。
此次讲座通过多元互动设计,让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能记忆的实用技能,不仅提升了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更在校园中播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安全理念。(施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