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专业围墙”,探索“一专多能”
——诸暨四校联合开展职业教育跨界公开课活动纪实
时间:2025-06-13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6月12日,由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护士学校、诸暨技师学院、诸暨东望幼儿园四校联合开展的绍兴市教学创新团队跨界融合联合教研活动,呈现出一系列打破学科边界的创新课堂,从机械设计到幼儿保育,从急救实训到职业道德培养,一系列跨界融合的创新课堂正在这里绽放异彩。四所院校通过“双师同台+数字赋能”的教学模式,让跨界融合的职教新生态在课堂中绽放异彩!

匠心传承·文专融合创意之光

诸暨技师学院的葫芦灯具设计课堂率先拉开帷幕。正高级教师宣国强带领青年教师团队,将机械设计、电子电工与美术三大专业有机融合,宣老师亲自演示样条曲线绘制技法,青年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完成电路连接与艺术装饰。学生们在跨学科实践中,既掌握了机械制图技能,又培养了艺术审美能力。

这堂创新课充分展现了正高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为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提供了新思路。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跨界课堂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专业融合的无限可能。”

生命守护·急救实训的跨界智慧

“不好!宝宝被糖果卡住了!”在诸暨职教中心的智慧教室里,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演练正在进行。幼儿保育专业张艳老师与护理专业石佳茹老师联袂开展《气道异物阻塞应急处置》公开课。课堂创新采用“VR+实体”双轨模式,学生先在虚拟平台演练海姆立克手法,再通过特制马甲进行实体操作。双师协同有效解决成人手法儿童化难题。课程还设置“家长panic”情境剧,让学生在抢救同时练习安抚技巧,全面提升职业素养。“这堂课让我们既掌握了急救技能,更读懂了保育员的使命。”参与学生如是说。这场跨界教学实践,为培养“技术+情怀”兼备的新时代保育人才提供了鲜活范本。

德技并修·职业道德创新实践

思政课教师孟玲玲带领着城轨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轨道交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公开课。课程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创新采用“情景浸润+文专融合”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效。课堂以地铁宣传片导入,通过《轨道交通人的24小时》案例,生动诠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规范内涵。学生们分组扮演司机、站务员等角色,在模拟票务纠纷、应急故障等场景中,既锻炼实操能力,更深刻体会职业道德的实践价值。

乐润童心·音乐教育的跨界探索

诸暨职教中心幼儿保育专业周璐老师与诸暨东望幼儿园的郭淑芳老师共同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跨界融合课,主题为“乐润童心——音乐情绪识别与运用”。此次课程旨在通过幼儿园过渡环节的音乐选配,提升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情绪识别与运用能力,深化对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理解。

幼儿园老师亲切的引导,让课堂充满了真实的岗位氛围,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幼儿园过渡环节中的音乐选配需求。课后学生们表示,通过这次课程,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和运用音乐情绪,还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对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观摩公开课后,创新团队成员分四组开展深度研讨。几位创新团队的导师点评道:“这种‘专业跨界、院校联动’的模式,正是新时代职教改革的破题之钥。”

从机械工坊到幼儿园教室,从急救实训室到轨交模拟舱,这一系列创新课堂生动诠释了“跨界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未来,诸暨职业教育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徐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