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时间:2013-08-01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我市职成教工作根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遵照2013年全省职成教工作计划,结合我市2013年的职成教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做好统筹协调,推进中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实施
根据浙教职成[2012]116号文件的精神,省教育厅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以努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的“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我市围绕“现代化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有效指导和协调各职业学校做好各项工作。
首先,积极落实课程改革工程。按照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要求各职业学校全面推广使用省课改教材,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树立“做中学,做中教”的教改理念,推进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中职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其次,积极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职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着力培育和强化专业特色,提升中职教育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12月,城镇职校的国际商务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骨干专业、学校也顺利通过省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评估,机电技校的“饰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特色(新兴)专业,在此基础上,今年5月,国贸学校向省教育厅申报省级实训基地和省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机电技校申报省级产学研联合体,城镇职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申报省级新兴(特色)专业等。我市机电技校顺利通过技工学院升格评估。通过项目申报,以省级骨干专业、特色专业和省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引领,推动我市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5月底,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十余家国家级以及地方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了我市国贸学校办学情况,较好地展示了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窗口。
最后,认真落实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适应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做优做强我市中职教育,一方面,重视搭建教研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如今年上半年(含暑期),我市就有80多位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分别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高技能培训、教学能力培训、专业骨干培训和专业负责人培训,所有这些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开展教学研讨,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提高职教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全局的统一部署,本学期职教教研工作积极围绕“高效课堂建设”深化年活动,以规范教学常规为抓手,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结合职校教学实际,以当前职业教育倡导的“做中学、做中教”理念为指导,先后组织开展了财会、外贸、计算机、数控机械、汽修、学前教育、旅游、烹饪等专业的教学研讨,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职教特点的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等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4月下旬,以省中职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大赛为契机,组织义乌市级选拔赛,推荐优秀教师参加省级大赛,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城镇职校陈安老师荣获省一等奖,朱海燕老师荣获省二等奖,甄静波、汪琦老师和国贸学校的刘海珍、王晓岚老师等4位荣获三等奖;5月中旬,教研室充分依靠专业骨干教师的力量,组织开展了中职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的示范教学暨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以及中职学校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评比等活动。通过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突出了中职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应用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学研讨工作有效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同时,也强化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工作,促进青年教师的更快成长。
三、组织技能比赛,促进技能教学的有效开展
为强化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我市教研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技能比赛。2013年4月中下旬,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各专业学生的技能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金华市和省级比赛。在金华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比赛中,我市共有6人次获一等奖,12人次获得二等奖,37人次获三等奖;在浙江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第七届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选拔赛上,我市各职校共有63名学生参加了23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机电技校的黄云强、刘晓斌同学荣获模具制造技术项目的一等奖(第一名),国贸学校的叶思峰、陈正孝、楼佳丽分别获得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和中餐宴会摆台等项目的二等奖,另有17人获得了三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上,机电技校的黄云强、刘晓斌和国贸学校的叶思峰、陈正孝等四位同学将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这是历年来我市中职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人数最多的一次。6月下旬,在全国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国贸学校的陈正孝同学、机电技校的黄云强、刘晓斌同学分别获得中餐宴会摆台和模具制造技术项目三等奖,从而结束了我市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没有获奖的历史。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提高了职校师生的技能水平,促进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四、组织教学论文评比,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为推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促使专业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科研工作,总结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推广职教教学的新经验。在2013年浙江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中,城镇职校吴云主持的课题《中职生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和国贸学校楼洪昌主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家政专业的可行性调查报告》分获二等奖,市教研室朱萍英老师的《义乌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省机电技校胡青玲老师的《基于计算机动漫课程的游戏互动教学法的运用与研究》、城镇职校成佳梁老师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等科研成果获得三等奖。4月份,开展了2013年义乌市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在市评的基础上,我市选送25篇教学论文参加金华市级教学论文评比,其中城镇职校城镇职校的成佳梁、方琴老师、国贸学校龚素芳、鲍艳华等4位老师论文荣获一等奖,另有21篇论文分获二、三等奖。教学论文评比,对于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课教师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维护民族团结,做好内职新疆班的教学工作
尊重少数民族饮食习惯,办好清真食堂,全方位提供生活服务,按照清真食堂建设规范,高标准、高质量改造了清真食堂。学校还特聘了维族厨师为学生烹制可口的饭菜,考虑到新疆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为他们配备了全套的生活(夏装、秋装、羊毛衫、内衣、羽绒服等)和学习用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根据新疆班学生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学校为新疆班选配了各个学科最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他们的教学工作。教师们本着着重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以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
六、做好各类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培训实效
1.3月份开始进行了第27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镇街道和学校本部根据实际情况相继组织了烹饪、面点、电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专业的培训班120余个,实际参加培训的共有5800余人,各项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达200余人。 
2.4月底完成了第25期经商人员培训。培训设置了初级商务英语口语、中级商务英语口语、高级商务英语口语、电子商务等课程,安排了15个班,利用晚上时间在宾王小学为985名经商人员进行了40天的培训,有40余名志愿者教师参加了培训的教学及管理工作。
3.大力宣传动员在全市范围展开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组织未达高中学历的劳动者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进行文化课教学。今年上半年全市各镇街共有1100余名学员参加文化课教学,有545人取得成人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4.做好扫盲工作的筹划、调研,制订2013——2015年义乌市扫盲工作的计划。6月初,召开了扫盲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全市扫盲工作任务。
5.继续开展休闲健身培训。派志愿者教师送教到社区、农村,今年上半年共培训了27支健身舞队、腰鼓队、健美操队等,为活跃社区、农村文化氛围,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6.0—3岁早期教育在全市42所骨干幼儿园认真地实施。上半年为3000多名0—3岁婴幼儿及家长开展早期教育培训,促进了0—3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及科学育儿水平的提高。
7.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上半年参加商务英语、电子商务、汽驾与维修等专业培训的预备劳动力达291人,其中参加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培训的有146人。
8.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拓展培训项目,积极引导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闲散妇女劳动力开展家政服务专业的培训,为他们就业增收打好基础。今年上半年在赤岸镇、佛堂镇举行了两期家政服务员培训,共有251参加培训,其中201人取得了技能等级证书。
9.配合我市完成两年30万人次的电子商务培训计划。提供遍布全市13个镇街15所学校1500多台电脑参与培训。
 
201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2013年下半年,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仍将按照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的要求,加快职业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的项目化建设”的理念,推进课程改革,重视课堂教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技能训练,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职成教办学水平。
一、搭建课改学习平台,推动课改纵深发展
下半年,我市职教教研工作将围绕浙江省教育厅课程改革工作的统一部署,帮助一线教师学习领会中职教学改革的新精神、新举措,引导教师学习新课改教学指导方案。要求各职校全面推广使用新课改教材,依照新课改教材的实施情况,积极推进课改教学研究,倡导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理实一体、模拟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课改纵深发展,确保课改工作取得成效,并及时推广课程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二、以常规教研为平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市职教教研工作将继续依靠职校专业骨干教师的力量,坚持以“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教学理念,以“适用、够用”为原则,开展各专业学科的问题解决式、专题研究式等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专业课教学研讨活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引导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技能水平
我市将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坚持科学规范、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各专业项目的比赛,各校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的前提下,努力营造“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力争进国赛”的技能竞赛氛围,推动职校师生技能水平的提升。重点做好浙江省中职教师技能大赛选拔赛、积极做好2013年金华市中职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的参赛工作。
四、做好实训基地等项目的申报工作
我市将结合上半年省厅下发申报文件及我市的申报计划,组织各校对照申报条件做好自查工作,在暑期完成各项整改工作,力争通过所以申报事项。年底前呈现实训基地、特色专业建设初步成果,建成一批省级实训基地、省示范专业。
五、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我市主流媒体围绕社区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建设活动强化宣传,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大力宣传终身教育理念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宣传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介绍、推广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先进经验,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学习、学习有用、尊重知识的舆论氛围,使市民参加学习培训成为内在需求。
六、大力开展多层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在近期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社区教育坚持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并兼顾提高生活质量的培训。一是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设当地二、三产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课程。电工、烹饪、面点、家政服务、电焊、钳工、缝纫车工、管道工是我市目前十分需要的工种,家政服务专业培训要逐步增加,既可缓解市民家庭的需求,也是农村妇女就业致富的有效途径。力争每年有1万左右的农民参加转移就业培训,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今年下半年要组织好第28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各项工作,力争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二是大力开展经商人员培训,促进市场的持续繁荣,根据义乌市场的外向度高,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实际,开设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课程,力争每年办班40个左右,参加培训人次达2000人次以上。今年下半年组织好第26期经商人员培训,完成年初制定的2000人次经商人员培训的目标。三是做好预备劳动力培训,开设预备劳动力乐学、容易就业的汽驾与维修、电子商务、商务英语等课程,使18-23周岁高中毕业未升入大学的预备劳动力都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确保完成今年预备劳动力培训的任务。四是继续做好双证制教育,满足只有初中毕业的成年人既能学习文化课知识,又提高职业技能的需要,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今年要力争完成年初确定的800人取得成人职高证书的目标。五是开展成人闲瑕教育培训,下半年力争培训集体舞20支队的目标,促进社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七、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社区教育网络
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职校、技校教育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要利用电视、网络教学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社区远程教育,构筑起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在市社区教育网学习平台上增加5学时的市民学习内容。吸引更多的市民进入学习平台学习。
八、做好开展扫盲工作,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
充分调动市内各类学校、社区、单位和志愿者的积极性,整合市内各类人才资源,组织一支专、兼职及志愿者相结合的扫盲工作队伍,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落实扫盲任务与经费,完成今年既定的目标。
九、做好专题调研工作,完成结构性调整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我市中职学校专业发展的新格局。在完成专业设置调研基础上,8月底前完成优势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初步形成富有商城特色的职教专业体系。同时做好家政服务专业的调研,紧密联系实际,将该专业做成职校的亮点专业也做成市民培训的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