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一年,他们学会了公共演讲
——侨中商务助理“微实训”教研创新受到全市同行好评
时间:2025-07-08 来源:

“真不错!短短一年时间,商务助理专业的这几位同学就掌握了公共演讲技能。他们对自己一年来的专业学习,有清晰、客观的复盘与总结。"

近日,由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承办的温州市中职文秘(商务助理)专业教学研讨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教研科研融合,创新专业发展”为主题,通过公开课展示、技能大赛经验分享、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及微实训项目交流等形式,展现了华侨职专商务助理专业的创新实践成果,受到与会教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教研活动:趣味课堂与专业探索并重

在文秘教研活动环节,华侨职专教师孔温静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公开课——《归档文件的分类》。她以游戏导入课堂,将枯燥的文书知识转化为趣味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实操练习,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技能。课程尾声,孔老师以一位90后青年在文书修整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职业态度,为文秘专业教学注入了人文温度。

瑞安职专教师张叶分享了教师技能大赛的参赛经验。作为省赛三等奖获得者,她详细介绍了选题、教学设计、微课制作、磨课录课等备赛要点,并结合自身获奖课题进行复盘,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她还针对学生竞赛的备赛方向,如法律文书写作、课件制作、信息采集与转化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温州职专教师季燕燕则聚焦新时期商务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她提到,方案历经10余次修改,结合AI时代对文秘人才的新要求,优化了培养目标、规格和毕业标准,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思路,也给现场教师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冲击与启发。 

华侨职专党委书记徐健全程参与研讨并作指导讲话。他高度肯定了文秘专业团队在教研融合、课程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强调"专业发展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徐书记表示,学校将持续加大对教师成长的支持力度,搭建更广阔的校际交流平台,期待与全市文秘专业教师共同探索AI时代人才培养新路径,让华侨职专成为孕育现代文秘人才的创新沃土。

微实训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微实训项目交流环节,华侨职专副校长林日正作了题为《微实训——中职商务助理专业人才培训行动叙事》的专题讲座。他阐述了微实训主题的探索、内容的开发、实施策略的制定以及评价项目的生成,并分享了华侨职专在微实训课题研究中的探索成果——由学校文秘专业教师团队申请的2025年温州市教研立项课题《主题化·项目化·校本化:商务助理专业微实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及获得温州市一等奖论文《主题化·项目化·校本化:中职商务助理专业微实训项目教学策略探究》。

林校长指出,微实训通过短周期、小模块、实战化的训练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为商务助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模式。  

学生微演讲:展现专业风采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华侨职专24级商务助理班学生带来的现场微演讲。学生们结合专业所学,以流畅的表达、自信的姿态展示了文秘技能与职业素养,充分体现了华侨职专商务助理专业的学生风貌,赢得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商业赋能,破茧成蝶

2024级商务助理班 朱若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专业蜕变故事。  

记得初入校园的那个清晨,我站在洒满阳光的走廊上,望着“商务助理专业”的班牌,心里不禁泛起嘀咕:“这不就是学当秘书吗?”那时的我,单纯地以为这个专业就是教人接电话、递文件,甚至偷偷给它起了个“茶水小妹专业”的外号。谁能想到,这四个字就像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魔力的商业世界!  

推开文书课教室门的那一刻,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黑板上那些文种分类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严肃的通知先生、稳重的报告教授、恭敬的请示同学、热情的邀请函小姐……原来每个文字都有它的脾气!记得第一次写会议通知时,我像捧着珍宝般自信满满地交了作业,结果被老师的红笔“唰唰唰”打回原形。那些“标题要醒目”“时间要精确”“语言要干练”的批注,像一串串小鞭炮在我脑海里炸开。那天深夜,我伏案修改的身影被台灯拉得老长,突然灵光一闪:原来文书写作就像调制香水,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  

这一年的学习,让我的专业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商务助理,早就不再是端茶倒水的代名词,而是化身为商业战场的“多面手”——要像外交官一样善于沟通,像军师一样精通管理,像魔术师一样玩转技术。我的双手不仅能将文件整理得像琴键般整齐,更能在人际交往中弹奏出和谐乐章;我的眼睛现在堪比扫描仪,连标点符号的呼吸节奏都能捕捉。  

最让我自豪的是,我渐渐成长为商业机器里那颗关键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却能让整个系统运转得更顺畅。这段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蜕变之旅,每一滴汗水都化作了未来翱翔的羽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以梦为舟,扬帆商助之海

2024级商务助理班 申依诺

很荣幸能在专业分享会上分享我的感悟。 

在过去一年的商务助理专业学习中,我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深入体悟的转变,也对未来学习有了明确的规划。 

初次接触商务助理专业是在招生展上,老师介绍其作为“企业与外界的桥梁”的职责与前景,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对商务助理专业的体悟更加深刻。商务助理专业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文书档案管理、办公室事务管理和会议实务。 

除了这三门专业课外,《演讲与口才》也是商务助理不可或缺的技能。在商务场合中,无论是汇报工作、商务谈判还是沟通交流,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演讲与口才》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听众。通过课堂上的演讲练习,我克服了紧张情绪,提升了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出色的演讲与口才能够增强个人的自信心和影响力,让我在工作中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作,为企业创造价值。 

作为商助班的学生,我深知“办文、办事、办会”以及演讲与口才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务助理专业的核心素养。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助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高二深化理论学习,强化技能训练;高三全力冲刺高考,精研技能考试,查漏补缺。 

商务助理专业让我看到无限可能,我将以热情与行动追逐卓越!

 

商助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4级商务助理班 徐俊杰

今天,我想分享学习商务助理专业的收获,以及这一年来对专业的认知。 

记得刚选择商务助理专业时,身边充满质疑的声音。父母曾忧心忡忡地说:“一个男孩子学这个专业,将来不就是给人端茶倒水吗?有什么出息?”就连亲戚们也委婉建议我换个“更有前途”的专业。面对这些质疑,我的内心也曾动摇过。  

但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对此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其中一门专业课程让我记忆深刻,那就是《会议实务》。会议实务是商务助理的核心工作之一,涉及会前筹备、会中协调、会后跟进等多个环节。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礼仪接待”环节。有一次,我被老师请到讲台上模拟整个会议接待流程,在会前接待准备、会议签到与引导领导等环节出现了很多细节错误。但这次经历让我对会议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一场看似简单的会议,也包含如此多流程与细节。  

接下来,特别想提到我们的特色课程《演讲与口才》。曾经的我站在讲台上会紧张得语无伦次,而经过老师的点评与训练,现在的我已能自信地进行演讲和交流。我们班还开展了“每周一记,自我反思”活动,通过写周记反思上周的不足与收获。课程内容也十分有趣,比如实战演练和模拟训练,我们会通过角色扮演、即兴演讲等方式完成“微演讲”。演讲结束后,同学们互相点评,发现不足并改正。总之,这门课程不仅能提升演讲能力,还能增强社交沟通、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能课程。  

这一年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成长藏在每一次认真完成的任务里。这个职业没有性别界限,重要的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最后,我想用专业课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专业没有高低贵贱,关键在于你投入的热情与坚持。”男生同样能在这个领域做得出色!  

商务精英,笃行致远

2024级商务助理班 刘雨馨

在过去,我对商务助理的认知还停留在“助理不就是端茶倒水、接打电话、打文件、跑跑腿,类似打杂的工作”,甚至觉得这个专业谁都能做,看起来很简单。加上我作为体育特长生的身份,更直观地感受到两个领域的能力差异——简直天差地别,看似难以互补。毕竟体育侧重“动”,商务侧重“静”,但偏偏这两者的碰撞,却能产生与众不同的火花。  

现在,我的表达能力与反思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学习《演讲与口才》,每节课前都有微演讲和情景演绎,这让许多同学迈出了第一步。大家渐渐克服公开表达障碍,主动与他人交流。我多次参与演讲:从最初在周记分享时紧张不安,到泸定县教育局考察团来访时,能从容地分享我的体育之路,再到向同学传授经验。每一次进步,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它让我在团队中成为出色的“润滑剂”,总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此外,我们每周撰写周记,通过回顾一周的经历、成败,总结经验、反思批判,从而对事物形成新的认知与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我能客观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明确改进方向,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正如俗话所说“吃一堑,长一智”。  

我的想象创造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校商务助理专业以新媒体运营为特色,每月都会拍摄短视频:有时为商品打广告,有时为弱势群体发声,有时聚焦校园活动。拍摄过程充满乐趣,我和组员一起开动脑筋构思,共同创作、拍摄、剪辑、撰写脚本,创作能力被无限激发,最终呈现独一无二的作品,留下属于我们的独家回忆。 

我的心力和定力也有了提升。我原本是个浮躁的人,但学习三门专业课后,心境逐渐沉静:第一门是《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主要学习请示与批复、邀请函等各类文种;接着是《办公室事务管理》,它为我打开了新世界——课程中关于适宜的湿度、温度控制,以及自然光方位对办公舒适度的影响等知识,让我在未来规划小家时,对建筑布局有了独特见解;最后是《会议实务》,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亦能成就人生。这些理论知识需要理解与背诵,若不静下心来则难以掌握。因此,为了学好专业,我不断调整自己,逐渐褪去急躁。商务助理专业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它如同磨刀石,悄悄打磨着我们的锋芒与稚气。在这里,我学会了用专业知识与高情商赢得尊重,以细节创造价值。  

未来,我希望将体育特长与商务助理专业结合——比赛积累的抗压能力,能让我在处理专业领域的突发事件时更具优势。同时,也感谢体育训练让我性格开朗、胆量过人,进入高中后,我抓住机会参与多次演讲,磨练自己的同时,也提升了写作水平。  

“新锐商助,砺能致远”。让我们践行这一口号,奋力拼搏,成就更好的自己!

专家引领:指明方向促提升

最后,市教研院教研员项光荣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特别肯定了华侨职专微实训项目的创新价值,指出:"华侨职专的微实训模式通过'短周期、模块化、实战性'的特色设计,有效破解了传统实训中的痛点,为全市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同时,他还高度评价孔温静老师的公开课"以游戏化设计破解教学难点,实现知识传授与职业素养的有机融合",同时提出"可进一步强化AI工具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示范"的改进建议。针对优质课评选,项老师强调"三看"标准:看智能AI的使用、看教学设计的创新、看课程思政的融入,为教师参赛指明方向。 

关于后期工作,项老师也做了重要部署:一是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确立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加强新旧考纲对比分析,推动教学评价体系优化。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全市文秘教师搭建了交流平台,更展现了华侨职专在教研科研融合与专业创新上的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商务助理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文秘人才贡献力量。(李梦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