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企业大调研”与“暑期全体教师进企业”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学校通过“高层联动+全员下沉”双轨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助力职教出海战略落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走访与调研:校企共探产教融合“深水区”
7月8日,由北仑职高党委副书记、校长宋海浩,党委副书记黄效贺,党委委员、副校长何运峰、吴科杰,以及相关老师组成的12人调研组走进宁波众勤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宁波宏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及宁波宏协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三家区域重点合作企业进行调研,校企围绕“新形势下产教融合如何精准破局”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面对普职比调整、产业升级、职教出海等新挑战、新机遇,北仑职高老师们主动“问需于企”。在众勤会计,企业反馈随着数字化财税的发展,公司更需要“财税+”的复合型人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宏协承也有同样的需求,公司总经理张锋伟表示:宏协集团与职业院校开展紧密合作的目的,除了为学生搭建就业桥梁,更重要的是渗透教学一线,让学生掌握前沿信息,培养信息化的底层逻辑。面对职教出海新机遇,外资企业宏盛公司诚恳地希望能让公司技术骨干参与到学校专业课的教育教学中。
探访众勤会计事务所
面对形势政策的变化,职业教育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北仑职高校长宋海浩认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不变”的主题,不论是“普职比的优化”还是“职教出海”战略出台,本质都是为职业教育“精准定位”——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闭门办学”转向“开门融合”。
探访宏盛户外用品车间
接下来,学校将以这三家企业为支点,深化三项行动:一是挖掘企业真实案例、开发财税信息化教材,形成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板;二是共建“服装实训生产线”,在实训课上嵌入企业最新技术教学真实项目;三是探索“中国职教标准”输出,让“北仑模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的人才支撑。
学习与交流:让专业教学接足“产业地气”
今年也是北仑职高暑期全体教师进企业实践活动的第14个年头。4大类专业,170余名教师,奔赴22家企业,以“迈入企业生产线,增强职教适应性为主题开展为其三天的跟岗实践,重点学习新技术、研究新工艺、掌握新标准。
在海天集团,老师们正跟着工程师学习一体化压铸技术,他们将压铸参数、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一一记录下来,以便返校后学以致用;在龙星物流,老师们切实体验了智能叉车系统的科技感,为智慧物流AGV岗课一体人才培养奠定了实践基础;宏盛公司车间里,史时辉老师操作着最新的制版制图机器,他表示将把机器使用中积累的注意事项整理成教学素材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提升实战能力。
“教师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只有教师‘懂产业’,才能培养出‘用得上’的学生。”北仑职高外联处分管副校长吴科杰介绍,本次实践要求每位教师提交实践报告,确保实践成果反哺教学。据统计,去年暑期实践后,学校征集到企业实践论文60余篇,新增校企技术服务案例10个,校企联合开发多本教材。
从企业调研到教师实践,北仑职高正以“走出去、学进来、促融合”为导向,不断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未来,学校将把企业问题变成学校任务,继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中国职教标准”护航北仑企业出海,真正实现“产教同频、人才留仑”。(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