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说“我的遇见”
——嘉兴建校文明班级风采展示
时间:2025-05-27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里最美好的遇见,莫过于为孩子们撑起爱的天空。在这个地方,它们不仅仅是空间上的集合,更是心灵的港湾,给予我们温暖、力量与归属感。怎样的缘分,让班主任与40多位孩子在一个班级相遇,一起度过人生最美好的三年?我们一起走进校文明班级,聆听班主任说班级的故事。 

22施工大专1 班主任:邵国平

三载春秋,共赴成长之约

初相识·以心相迎,开启缘分序章

三年前的那个初秋,微风轻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我与22施工大专1班的学生们在校园相遇。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着那一张张青涩又充满好奇的脸庞,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那时的他们,带着少年的懵懂与朝气,我用心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爱好和特点,利用课余时间与他们聊天,倾听他们的梦想与烦恼。我深知,要让这个班级凝聚成一个温暖的集体,需要时间和耐心。

共成长·携手同行,书写奋斗篇章

随着相处的深入,我和学生们越来越默契。在学习上,面对施工专业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产生了畏难情绪。我便组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一起抄绘图纸,从最基础的线条勾勒开始,带他们从抄图入门,逐步掌握识图要领。针对升学考试的重点科目,我带着大家制定学习计划,将知识点拆解成每日任务,反复练习,背诵强化,帮助他们攻克学习难关。除了学习,班级活动也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舞台,大家齐心协力为班级荣誉而战。运动会、大合唱、元旦文艺汇演等,一次次捧回了奖状,团结协作、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扎根,班级凝聚力不断升华。

向未来·怀揣希望,奔赴崭新征程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毕业季。三年的相处,我们从陌生的师生变成了亲密的家人。回首这三年,教室里的每一次欢笑、每一次拼搏,都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身为班主任,我希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能保持勇敢和坚定,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

22施工大专2 班主任:俞冰

我和我的小建筑师们

初见:一群的小工匠

讲台下,四十三名新生满满当当地坐着。有的交头接耳时不时嬉笑一下,有的默不作声望着你充满期待,后排还有几位男生晃动着一头卷发闹成一团,也有一些脸上露着羞怯……我走上讲台:“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新班主任,也是你们的语文老师。”

接下来的日子,这一群个子比我高出一个头的男生们,给了我不少“惊喜”:盖着红章的处分单,互相道歉又唉声叹气的双方家长,不愿参与班级活动的“小倔强”……青春的桀骜与不驯,对规则的逃离与自由的渴望,思维的活跃与行为的稚嫩……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老师,我们可有点不好管呢。”班长对我说。

蜕变:从"散沙"到"混凝土"

但我看到他们心底有渴望。

既然是新的开始,他们满怀希望,又是少年模样,就以爱之名,用“青衿”定义班级文化。在“迎双节”“迎新年”“我的理想”“我的班级我的家”“我们18岁了”等主题班会活动中,他们从陌生变为熟悉,用关爱代替了疏离,班级像个家,班和万事兴。

还有些“小刺头”,也渐渐加入了班级管理队伍,用他们的热情与专长,为班级的和谐发光发热。

变化像春天的泥土,缓慢却坚定。

期初的那一盘“散沙”,渐渐变成“混凝土”的模样。在运动场上,他们奋力奔跑;在技能比赛中,他们聚精会神;在文艺演出中,他们多才多艺……一张张红红的奖状贴满黑板,这是最好的证明。

未来:他们不只是"搬砖的"

未来:他们不只是“搬砖的”如果有人问我:“带中职班累吗?”

我会说:“累,但值得。”

因为他们让我明白——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这群孩子或许不擅长考试,但他们有灵巧的双手、务实的头脑,还有一颗愿意成长的心。

前几天,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这里很好,我喜欢这里。”我笑着批注:“恭喜你找到心之所爱。”处分单撤销的那天,我们知道,我们已经变得更好。

运动会上,同学们自己排练的舞龙表演得了第一名。

期末考试那天,教制图的徐老师告诉我,我们平均分考了年级最高。

周同学参加了全省的作文比赛,拿了一等奖。徐同学参加了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得了金奖,现在他成了“师父”,在指导下一届的参赛选手。

希望的种子已经萌芽,正在这美好的春天里,茁壮成长。未来,他们不只是“搬砖的”,他们,会成为一名名为社会添砖加瓦的“ 建筑师 ”。 

22鲁班实验1 班主任:胡咏岚

文明立班 匠心育人

作为高职考班级班主任,我始终坚信“学风是班级文明的基石”,通过“目标导向、分层管理、德育渗透”三线并行的策略,推动班级形成“勤学、互助、自律”的文明氛围。

立足学情,分层规划目

标针对班级学生基础差异大的特点,我通过学情调研后将学生分为“冲刺本科”“夯实技能”“补弱提升”三类,我们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努力克服困难,精准的学情管理让每个学生找到成长坐标。

营造学风,激活内生动力

我以“环境育人”为抓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标语、墙绘、主题班会等形式,塑造班级文化;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成才故事,激发学生认同感,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德学共融,培育文明素养

我紧密围绕班级专业特色,将文明素养融入学习细节:推行“学习公约制”,通过值日班长记录“文明学习日志”,班级逐渐形成“学习争先、举止有礼”的风气,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成长。

作为班主任,我始终以学风建设为支点,让学习成为班级文明的生长点,助力学生成长为“技能硬、素质高、品行正”的新时代职教学子。 

22鲁班实验2 班主任:倪盼

学而有方 方能致远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在带班育人的旅途中,我始终秉持着踏实做人认真教书的信念,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坚信可以尽己微薄之力去温暖学生。

星光不负赶路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巧用理想树方向,向全班学生明确单考单招的考试科目及所能考取的本科专科院校,重新燃起心中的希望之火,并让他们写下对自己的约定,树下理想,明确方向。在高三冲刺的阶段重温最初的理想,为拼搏之路注入原动力,希望他们前行不忘来时路,初心不改梦归处。

时光不负有心人,一份真心,一份放心。我用心去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重拾信心与斗志,重新出发,对高职考充满希冀,奋力一博。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亦师亦友静待花开,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力争做家长的朋友,我们愉快高效交流,家校合力共育未来。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站在高考的重要关口,22鲁班实验2班的学生正以会操比赛时的昂扬姿态,以文艺汇演时的创新精神,以拔河比赛时的团结拼搏,蓄力冲刺。他们坚信:那些在早读中苏醒的晨光,在晚自习点亮的星光,终将化作六月考场上绽放的荣光。必将带着“乘风破浪,未来可期”的班魂,以笔为剑,以梦为马,扬帆起航,谱写青春华章!

23施工大专3 班主任:张亚丽

自律互助 共筑荣光

当“自律之花”逐渐绽放,当“互助之风”不断拂过,我们这个平凡的集体渐渐散发光芒。曾被遗忘的晨读时光,如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背诵声;曾经散乱的卫生角,现在被整齐分类的清洁工具填满……改变如同春日的细雨,浸润着每一寸角落。

在班级建设中,我们以学科优势和性格互补为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负责监督成员学习。例如,在“构造与识图”升学考试前,组长会组织组员进行10分钟重点知识背诵抽查,既实现查漏补缺又培育了互助氛围。每周的班会则是班级的“微生态系统”,从粉笔摆放规范到备考动员,民主讨论手机管理、课堂纪律等焦点问题,在运动会、红五月大合唱等特殊时期开展专题研讨,使抽象“集体”概念转化为有温度的生命共同体,让每个成员在参与中实现责任共振与成长共鸣。筹备合唱比赛时,五音不全的小张主动承包道具制作,擅长编曲的文艺委员熬夜改编乐谱,当聚光灯照亮舞台的瞬间,我们忽然读懂:所谓集体荣光,原是由无数微小的奉献织就。

教育是师生共赴的修行。这一年,与其说我带领着43个伙伴,不如说我们彼此照亮,成为暗夜里簇拥前行的萤火。当文明班级奖状第一次悬挂在荣誉墙上时,我们终于懂得:文明不是终点,而是让每个灵魂在相互映照中,走向更辽阔的远方。

23施工大专2 班主任:单玉萍

丹心化雨 润物无声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在班级管理上始终注重自身师德修养,亲力亲为,精抓细管,用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感召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教书育人的理念,深受家长的认同和学生的喜爱。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重视学生职业理想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明白不同行业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看待自己的所学的专业,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同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立德树人、立志成才。

班级无大事,处处有教育。我在班级建设中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首先必须做到。经过充分讨论,大家共同在组织纪律、文明礼仪、常规工作、学习成绩及安全教育等方面制定严明的规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周密细致的管理中规范学生行为,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在教育的道路上,任何形式也代替不了平淡而绵长的功效,任何语言也表达不了大爱无言的境界。我用求实的脚步留下最美的足迹,在教育生涯中守住自己心灵的一份净土。只有平淡的坚持才是教育的真谛,只有平凡的体验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23鲁班实验2 班主任:朱培培

以梦为马·筑梦前行

在高考的赛道上,骐骥班的同学们始终以梦为马,步履不停,用拼搏与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筑梦篇章。秉持“伯乐与千里马共生共存”的育人理念,班级的每一处细节、每一次活动,都凝聚着师生共同逐梦的坚定信念。

走进教室,“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环境育人理念处处可见。特色墙上,“状元榜” 展示着优秀同学的风采,激励大家奋勇向前;“激励墙”贴满了激励卡片,字里行间是对未来的期许;“作品展示墙”陈列同学们的优秀作品,见证着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这些角落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为了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园地。

在活动育人方面,每月一宣的特色主题活动让文明在行动中传承。中秋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大家制作冰皮月饼、特色青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情谊;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同学们寻访南湖革命纪念馆,看一看、听一听革命先烈们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每月一主题的班会,同样是同学们逐梦路上的加油站。在“规划人生蓝图、建筑梦想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班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共绘自己的梦想蓝图,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在策略分享班会上,除了让班级优秀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外还邀请往届考上本科的学长分享学习方法和策略,让同学们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未来,骐骥班的同学们将继续以梦为马,在筑梦前行的道路上,向着理想的建筑院校全力冲刺,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奋力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21装饰大专1  班主任:倪旭斌

饰界文明风 青春正绽放

曾经的21装饰大专1班,一群蓬勃少年携手并肩,用行动诠释文明的力量,打造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

学风浓厚 求知若渴

课堂上,同学们专注的眼神是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积极与老师互动;课后,总能看到同学们埋头苦读、相互讨论的身影。学习小组里,大家互帮互助,分享学习心得与方法,共同攻克难题。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每个人不断进步,向着知识的高峰奋勇攀登。

文明相伴 和谐成长

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学习上有困难,大家主动伸出援手;发生小矛盾,彼此包容理解,用微笑化解分歧。

活动多彩 凝聚力量

班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文明之花在实践中绽放。主题班会中,同学们畅所欲言,探讨文明的意义与践行方式;志愿活动里,大家走进社区、车站等传播文明理念,奉献爱心;文体活动时,齐心协力,为班级荣誉拼搏奋斗。每一次活动,都让同学们的心贴得更近,班级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硕果累累 未来可期

孩子们的辛勤付出收获了累累硕果,班级多次获得表彰与奖励,同学们在各个领域也崭露头角,取得了优异成绩。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们将带着这份荣誉与骄傲,继续乐学践行,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2艺术大专  班主任:周芳

艺路同行 共绘青春绮梦​

在艺术的奇妙世界里,我与22艺术大专班的学生们相遇、相知、相伴,共同走过了三载春秋。这三年,是灵感碰撞的旅程,是成长蜕变的岁月,更是携手逐梦的时光。我们用创意作笔,以热爱为墨,在青春的画布上,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初邂逅・灵感萌芽 编织艺术奇缘

那年九月,大家推开艺术设计专业班级的门,写下一份三年计划书,记录心中的设计梦想:有人偏爱水墨丹青的雅致,有人钟情现代设计的简约。这场充满艺术气息的邂逅,如同播下了一颗颗灵感的种子,静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编织起我与这群 “小艺术家” 间奇妙的缘分。

同耕耘・创意绽放 镌刻奋斗印记

随着课程的推进,不少学生陷入迷茫,但面对设计理论的晦涩难懂、软件操作的复杂繁琐,以及创意枯竭时的焦虑,我与学生们并肩作战: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自主研学,提取传统文化进行创作设计;组织 “一对一” 帮扶小组,分享设计学习经验;陪着学生反复打磨毕业设计方案,从灵感雏形到完整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倾注心血。

课堂外,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活动成为我们凝聚力量的舞台。班级多次获校级黑板报一、二等奖,获红五月大合唱、元旦文艺汇演等艺术类活动校级一等奖。班级学生获省职业能力大赛美术造型二等奖、全国生肖邮票设计金奖、全省数字化素养能力提升(数字艺术)二等奖等。团队协作精神不断升华,共同镌刻奋斗路上的深刻印记。

向远方・艺梦启航 奔赴璀璨星河

回望相伴时光,教室里堆满的设计稿、为赶作业亮起的盏盏明灯、项目完成时的欢呼雀跃,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从初入校园时对艺术懵懵懂懂的少年,到如今能独立完成优秀设计作品的准 设计师 ,同学们完成了华丽蜕变。

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都能以艺术为舟,在生活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奔赴属于自己的璀璨星河,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艺术篇章。

23装饰大专1  班主任:徐晏菲

以学风带班风 共筑美好未来

在教育的长河中,每一位班主任都是默默耕耘的园丁,致力于培育一片独特的绿叶。今天,我分享我的班级——23装饰大专1班的故事。

从制度到习惯 奠定班级基石

面对一群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我努力快速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首先让大家熟悉彼此,关爱彼此。利用每一周的班会课让学生自发组织班级活动,学生在“破冰”的同时,加强了彼此间的互动。我们共同讨论,确立了一系列明确且具体的规章制度。学习上,我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鼓励同学们互帮互助;生活中,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文明礼仪成为班级的底色。从遵守制度到形成自身的行为习惯,为后期良好的班风奠定基础。

创建激励机制 点燃学习热情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我们引入了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以点带面,优秀学生带动更多同学努力进取,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风。良好的学风又进一步促进了班风的建设,班级充满了正能量。

组织品牌活动 增强班级凝聚

高二年级,我们师生共同策划品牌特色班级活动,从充满创意的主题班会到活力四射的文体比赛,每一次活动都是同学们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们也在策划与执行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长,体验到责任感和成就感。正是这样一次次的经历,让我们的班级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大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组织、主动参与,班级凝聚力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

我惊喜地看到,学生们的责任感被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承担起班级事务,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如今,班级已成长为一个学风优良、班风和谐的优秀集体,而我也在与班级的共同成长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邵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