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彩虹社区暑期夏令营精心策划的“社区小助理”“社工小助理”系列活动,有近50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收获成长,用“小力量”为社区“大治理”注入活力,成为社区教育的鲜活范例。
小学生篇:初识社区,种下责任幼苗
7月11日,20名小学生化身“社区小助理”,开启了一场别样的社区探索之旅。活动以“彩虹初相遇”拉开序幕,走进党群活动中心,志愿者们讲述的社区帮扶故事,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社区工作的温暖与意义。
“小助理巡逻记”环节中,孩子们分成小组,带着“任务清单”认真行动起来。他们仔细排查楼道里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弱电井有无安全隐患,主动清理公共区域的堆积物,挨家挨户敲门宣传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等知识,还走进商铺查看合规经营情况。虽然动作略显稚嫩,但每一个孩子都投入十足的认真劲儿,手持“巡查表”仔细记录,成为社区里一道可爱的风景线。
分享会上,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原来社区里要检查这么多东西,叔叔阿姨每天肯定很忙”“清理垃圾的时候才发现,保持干净真不容易,以后我再也不乱扔垃圾了”……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切的感悟。活动最后,社区为每位参与者颁发了“优秀社区小助理”奖状,小小的证书让责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发芽。
中学生篇:深验社工日常,强化担当意识
7月18日,30余名中学生加入“社工小助理”行列,沉浸式体验社工工作。活动开篇的“彩虹小课堂”上,社区宣传视频让大家对社区整体架构有了初步认识,再加上实地参观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微型消防站,让青少年们对社工职业有了清晰且立体的认知。
实践环节中,中学生们分成5个小组,抽取“安全小卫士”“文明小标兵”等任务卡,分头行动。安全小卫士组深入10余个楼道,检查堆积物、消防设施及电动车停放情况;文明小标兵组走进8家商铺,开展普法宣传与安全检查,还在路口进行斑马线文明劝导;关爱小帮手组探访5位行动不便的老人,送上米油并讲解养老政策;环境小管家组巡查6处垃圾点位与地下车库;解暑小先锋组在驿站制作并发放100余份凉茶。
分享环节,同学们纷纷敞开心扉。“原以为社工工作很轻松,亲身体验才知道,要跑遍社区各个角落,操心各种大小琐事,才半天就累得腿发软。”活动尾声,社区为参与者颁发证书,肯定他们在20余项社区服务任务中的付出。
系列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设置内容,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责任,让中学生深化担当意识。这种阶梯式的社区实践教育,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协作能力与公民意识,更让“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理念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为社区教育写下了生动的一笔。(何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