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课堂有青荷 服务社会暖人心
——浙江开放大学临平学院开展暑期志愿实践系列活动
时间:2025-08-19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当夏日蝉鸣撞上青春热忱,浙江开放大学临平学院青荷学子们的暑期实践如一场炽热的青春接力,从急救技能修炼到假日课堂执教,从派出所秩序维护到模拟政协提案,一系列实践活动让青春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别样光彩。

活动一:青荷志愿队参与救护知识学习

7月21日,荷花塘社区“荷你一夏 悦享暑假”假日学校正式开班,临平卫校程瑛老师以“小小救护员”为主题,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暑期安全第一课”。学校青荷志愿队的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学习:学习了上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伤口止血包扎的正确救助方法等内容。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互动,在实操环节积极参与,现场学习热情高涨。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掌握关键救命技巧与包扎知识,更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自我保护能力,也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提供基础保障。

暑假这次参加的急救培训志愿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志愿者们全程都认真听讲,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我们不仅学会了伤口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更明白了在社会上共青团员的责任,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不再是一个只会原地着急却想不出办法的小孩子,而是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未来我们会继续精进急救技能,用实际行动传递这份责任。——23级团总支委员 电商232班 牛镜博

活动二:“技能专业”+“青荷志愿”,有效服务假日学校

黏土社同学参与假日学校授课活动

7月22日,荷花塘社区“悦芽儿”假日学校的教室里 一场以“学有所“悦” 多彩童趣”为主题的黏土拼贴画活动,让近30名孩子在假期里收获了满满的快乐与成长。活动现场,来自学校黏土社的同学们向小朋友们上了一节有趣的黏土课:介绍了黏土拼贴画的基本技巧,包括黏土的揉捏、塑形以及拼贴组合的方法,并在活动过程中,黏土社的同学们不时地走到孩子们身边,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出自己的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志愿活动,——粘土画小老师。看着小朋友们的小手跟着我上课的步骤捏出小怪兽,虽然歪歪扭扭,却藏着满满的想象力,还是充满成就感!

刚开始当小老师令我感到紧张,随着气氛越来越热闹,我也渐入佳境。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耐心的去教导小朋友们,也收获了黏土学习中更纯粹的快乐。——2412 王雪彤

幼儿保育专业同学参与假日学校授课活动

7月25日下午,荷花塘社区结合暑期假日学校“悦读”课堂,组织辖区少年儿童及小哥子女开展了“书香润童心,悦读伴成长”全民阅读活动。活动中,来自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生动地演绎了《森林王国》《小王子》等故事,志愿者们模仿着角色的语气和动作,将故事中的情节生动地再现出来,引得孩子们连连鼓掌。在趣味活动环节,志愿者老师结合抢椅子趣味游戏,提出一个个关于《小王子》《森林王国》等相关的问题,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答,答对的孩子还能获得小奖品,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通过这次的社区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们给孩子们讲诉了三个幼儿故事,每个故事都设计了问题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参与度。同时还带领孩子们一起玩一二三木头人、音乐椅子等游戏。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还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需要更多的耐心、沟通、应变能力。

志愿活动开始前我与小组成员分工配合,结束反思时发现自己在突发情况应对上,如孩子的情绪波动,仍需加强,未来需学习更多情绪管理的技巧,懂得责任的重要性。这将激励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参与这次的社区假日学校志愿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会继续积极参与实践,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2010 常忠艳

活动三: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志愿活动

服务运河派出所日常秩序及引导志愿工作

派出所的志愿工作主要包括维持报警大厅秩序,引导报案或咨询人士扫码登记,位置引导等内容。在派出所做志愿服务时,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另一面,遇见形形色色的人——颤抖着手机的老人、抱着熟睡婴儿的母亲、满身灰尘的农民工。他们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一些年轻人在网络上受到诈骗,急切的来警局报案,这种时候才发现,原来诈骗这些事情离我们并不远。我将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知法守法,认真学习!——23级团总支委员 幼儿保育231班 钱胡玥

协助龙兴社区假日学校日常管理

在参与龙兴社区假日学校的志愿服务的日子里,我作为小队长,感到了志愿服务的责任与快乐。每当见到小朋友们开心快乐地上课与同学们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时的笑脸,我都觉得这好似一幅无与伦比的画卷。志愿服务不仅服务于人们,还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与内心,让我们体会责任感与担当。——2412 邹天翔

活动四:暑期模拟政协活动

提案:《关于运用AI技术赋能社区急救站建设的建议》

指导老师:朱晓燕

参与学生:吴乐研、冯思哲、周俊琪、石新月

提案内容:社区急救站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AI融入社区急救站建设已成为提升应急响应效率的重要方向。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当前临平社区急救网络已初步成型,AI技术也有探索实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能够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的社区居民比例偏低、人工智能急救设备的操作普及有困难、AI技术融入社区急救的宣传还不够有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

 

青春的脚步永不停歇,青荷志愿的故事仍在续写。

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担当,这群青年正用朝气与专业,在社会服务的画卷上涂抹最鲜亮的色彩!(浙江开放大学临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