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踏翠瓯江畔 山野寻宝富路开
——浙江海洋大学“瓯江山野寻富”实践团开展2025年暑假活动
时间:2025-08-20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峰前问富策,山野探金源。2025年暑期,浙江海洋大学“瓯江山野寻富”实践团深入丽水市庆元、遂昌、龙泉、青田、缙云五地,以水产青年脚步丈量“土特产富”之路。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深挖“香菇与廊桥、灵芝与青瓷、稻鱼米与华侨文化、烧饼与麻鸭、光唇鱼”等特色产业的致富密码。围绕“森林康养”“文化传承”和“数字直播”,助力解码丽水市“土特产文旅融合”,在知行合一的实践课堂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视角与活力,为拓展青年市场领域的“文创产品”研发建言献策。

木生金蕊,庆元菇事兴。7月17日,团队成员走访设点于庆元的浙江鼎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带领参观菌棒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温控出菇棚,团队在“菇乡共富工坊”了解到“光菌一体”集成式菇房的建立突破传统菌类培育的时空限制,通过变温、制冷、通风等智能中控系统靶向调节香菇生长环境。随后,队员前往庆元菌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公司负责人杨叶松董事长带我们观摩了“智能化热泵节能集中式烘干系统+2.2万立方米干制菌菇储存冷库”,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庆元香菇初始色泽与香味。创新建立的“公司+农户”模式,点燃当地的“银发经济”。

“菇乡共富工坊”智能中控系统展示

浙江鼎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光菌一体”集成式菇房

庆元菌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巡览

碧水育银鳞,唇鱼点水富。7月20日,实践团辗转至遂昌县黄沙腰镇探访光唇鱼养殖基地。遂昌九龙茂源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罗军董事长带领成员深入光唇鱼、军鱼、香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循环水养殖场。当前基地内建有23个鱼塘,配备有保温灯、紫外线、臭氧等设备。育苗培育池深度精确到厘米,引进智能温控系统等专业孵化设施严格调控水质,精准管理光唇鱼生长环境更加接近野生状态,确保鱼苗健康生长。黄沙腰镇党委委员钟菊梅介绍,合作社盘活40亩闲置土地资源,预计年产值超过100万元,让村民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淡水鱼养殖成为富民活水。同行随访的赵波副教授针对负责人罗军提及的仿野生养殖光唇鱼面临的“卵甲藻病害”“生长周期长效益低”“洗澡鱼”等痛点,提出“筛选强抗病亲本鱼苗”“集中小分散实现规模化养殖”“拓展上下游产业”“溯源编码”等建设意见。

 

 

 

.遂昌九龙茂源石斑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光唇鱼养殖孵化基地实地参访

剑瓷承古韵,仙谷觅芝踪7月24日至25日,“瓯江山野寻富”实践团一行前往龙泉市,调研龙泉青瓷博物馆以及中国青瓷学院,探寻龙泉青瓷历史渊源、现代工艺。青瓷烧制技艺始于西晋,在北宋年间初具规模,南宋至元代达到鼎盛。其中,“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被誉为青瓷美学巅峰。而今,龙泉青瓷运用“低碳智能驱动工艺”完成技术革新。引入十二工位离心注浆机,提升坯体成型效率,降低生产能耗,运用数控雕刻机实现纹饰精准复刻,产品一致性达98%。之后,团队师生共话首创“林下准野生栽培”技术的项永年先生,深入调研其创业历程、技术创新与产业拓展模式。土专家项先生谈及首创“准野生灵芝”理念:将菌丝椴木移植至原始森林仿生培育。引入山泉水系统优化林下管理,于2016年试验成功50亩灵芝,干灵芝年产量达1000斤、孢子粉300斤。未来,预期配套建设“灵芝谷”家庭农场以期带动周边农户实现“林下灵芝”产业闭环共富。团队对项先生躬身“准野生灵芝”栽培工作表示敬意。

龙泉青瓷博物馆沉浸式参观

深入访谈项永年野生灵芝研究所

稻浪翻金鲤,侨雁载春归。7月29,师生团队一行探寻“华侨之乡”“稻鱼之乡”青田的特色密码。首站初访仁庄镇“侨胞之家”,乡镇工作人员热情细致向师生们讲解300多年华侨史、出国路线流向、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侨胞分布以及华侨返乡基建、文化等贡献,深刻感受到“四海同心”的华侨格局。接着,队员前往参观方山乡石前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探寻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示窗口。游览“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主展厅、中国水稻文化厅”等展厅,成员系统知晓1200多年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渊源、生态模式、农耕技艺和文化传承与发展。面对“适龄劳动力稀少”“现代农业技术冲击”等稻鱼共生系统危机,小伙伴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将“农耕稻鱼文化”结合“文旅体验”,开发“特色文旅IP”等。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走访学习

饼香誉天下麻鸭醉秋田8月6日,实践队伍前行至缙云县,溯源缙云烧饼总部的饼香密码,缙云烧饼以其传统的梅干菜猪肉口味著。团队现场观摩了非遗技艺传承人从发面、揉面、内馅调制到“桶饼”烤制等传统手工制饼流程。该技艺激活并带动了木桶、炉芯、菜干制作等多个濒临消失的技艺复发展,形成了完整产业链,带动了数万农民增收致富。截至2024年,缙云烧饼年产值达38.9亿元,从业人员超2.5万人,门店覆盖全球16个国家。接下来,师生前往笕川村的麻鸭保种场参观“茭白—麻鸭共生系统”,经工作人员多年选育,成功培育缙云麻鸭Ⅰ系、Ⅱ系和青壳系3个优质品系,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队员体验电商触网卖鸭,感受直播带货具体流程。

寻味缙云烧饼总部

“茭白—麻鸭共生系统”实地调研

电体验商触网卖麻鸭

云端聚智,献策乡土。实践结束后,团队通过线上会议总结研讨在丽水五县的调研访谈心得,并为各地经营者提出了创新建议。针对庆元香菇、龙泉灵芝、青田稻鱼米、缙云烧饼和遂昌光唇鱼等特色产品,提出开发符合年轻消费习惯的轻食产品、文创礼盒以及沉浸式体验项目。建议将“龙泉青瓷非遗技艺”和“青田侨乡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打造“一地一故事”主题产品线。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构建“菇农日记”“瓷匠直播间”“鱼田共生体验”等IP内容,吸引游客参与农耕、烧制、捕捞等特色体验。为丽水土特产对接现代消费市场提供了新路径,以青年视角推动了农产品的凝聚升级,通过文旅融合弱化消费者接触地域文化门槛,用创新模式为乡土特产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了“土特产富”的可持续发展。(翁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