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递铺分院:守护银发群体,赵家上村老年学堂开展防诈骗知识培训​
时间:2025-09-05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智能手机在老年群体中日益普及,这既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让他们成为新型诈骗分子觊觎的目标。为切实提升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9月4日,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递铺分院精心组织递铺街道赵家上村老年学堂的学员们,开展了一场针对性极强的防诈骗知识普及培训,来自该学堂的30多位老年学员积极参与其中,收获满满。

本次培训活动摒弃了传统枯燥的理论宣讲模式,采用“案例剖析+手段解读”的实用教学方式,让老年学员们能快速理解和吸收防诈骗知识。培训现场,学校的授课老师结合当前老年人常遭遇的诈骗类型,如虚假保健品推销、仿冒子女借钱、虚假投资理财、低价旅游陷阱等常见诈骗手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老师不仅拆解了每种诈骗手段的套路流程,从最初的“诱饵引诱”到后续的“情感操控”再到最终的“骗取钱财”,还着重分享了发生在安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真实诈骗案例。这些案例中的受害者大多与现场学员年龄相仿、生活场景相似,有的因轻信“免费体检”推销购买了高价无效保健品,有的因接到“子女出事急需用钱”的诈骗电话慌不择路转账,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在场学员们深感震撼,也让他们对诈骗分子的狡猾手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互动交流环节,老年学员们踊跃发言,纷纷分享自己或身边人曾遇到的疑似诈骗经历。有学员提到曾接到自称“社保中心”的电话,称其社保卡被冻结需提供银行卡信息,当时虽有疑虑但未完全识破;还有学员表示曾在小区遇到推销“养老理财”产品的人员,承诺高收益、零风险,幸好当时子女及时劝阻才未受骗。针对学员们提出的疑问和分享的经历,授课老师逐一进行解答和点评,进一步强化了大家对诈骗手段的辨别能力,并总结出“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随意透露个人银行卡密码及身份信息、不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帮助老年学员建立起清晰的防诈骗行为准则。​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内容实用、意义重大。“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老师讲的案例才知道骗子的手段这么多,以后肯定会多留个心眼,再也不会轻易相信那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一位年过七旬的学员感慨道。另一位学员则表示会把今天学到的防诈骗知识分享给家人和邻居,让更多老年人提高警惕,共同守护好“养老钱”。​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防诈骗知识普及培训是学校关爱老年群体、助力平安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还将结合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持续开展更多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课程和活动,如智能手机安全使用培训、健康养生知识讲座等,切实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陈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