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职专三教师现身说“拐点”
陈胜昔、王恒心、周强,温职专的三位教师,一个是市师德楷模、市学科骨干教师、电子学部教研组长,一个是计算机学部主任、教研组长、“国赛”指导师,一个是市篮球冠军队教练。温职专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他们也助推了学校的发展。他们的人生旅途中曾有过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职高生”。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他们没有让它去敲下一扇门。1989年高职考第一年,陈胜昔争取到了一个班级三个高职考名额中的一个,上了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王恒心抓住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面向浙江招生七名学生的机遇,考上了大学;2004年,周强凭借自己身高的优势和娴熟的篮球技艺,创造条件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一本”。
高考拐点: 采摘那朵属于自己的“雪莲花”
职高生考大学读大学,这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很稀奇的事。即便如此,对于就读温职专87级家电专业的学生陈胜昔来讲,还是通过努力摘到了那朵属于自己的“雪莲花”。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赚钱,家电维修市场前景很好,家里也支持,就报了家电专业。可到了职高快要毕业的时候,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了,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家电维修已不那么走俏了,人们电视机坏了往往就另外买一台新的了。
此时,他已经站在人生的拐点,他必须果断地做出新的抉择:是就业,还是寻找新的人生通道。庆幸的是,上帝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也向他打开另一扇窗户:当年有高职考!班级里有三个名额,最后考上两个,他是其中的一个。陈胜昔如愿上了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学的是电子电工。
经历了这个拐点之后,接下来他的人生路就显得通畅:毕业后分配到母校温职专教书,前后当了三届班主任,面对班级中个别学生:酗酒、翻墙、上黑网吧,陈老师总会现身说法教育学生,“我的人生供你参考,你可以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好好地安排自己的未来”。巧遇温大招收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动员、复习、拼搏,那年自己班级里考上了十二名大学,得知这个喜讯的时候他“宛如初恋一样很有成就感”。就是这种感觉让陈胜昔默默地在职教这个电子电工领域里奉献了二十一个春秋,如今是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市师德楷模,开启了一篇属于自己的事业天地。对于职高生,他深有感触:“今天的学生,昨天的我们;教育学生,善待自己。”
事业拐点:让自己随时处在待机状态
身兼温职专计算机学部主任、教研组长的王恒心老师最近有些忙飞了。常常是晚上十点多钟回家,虽然他知道自己是八岁孩儿的父亲,他得统筹安排各项事务,临近期末,总结、报告、考核需要处理,两个国赛项目(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修)大赛在即,需要克服师资不够——指导师一边指导一边兼课的困难全力以赴。他是温职专的师资队伍中的“香饽饽”,灿烂的人生已经点亮。
辉煌的背后总有不平凡的故事,先从他的职高生身份说起。王恒心的高中三年在平阳技工学校度过,1994年毕业时人们的意识中已没有大学可以读了。适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面向浙江招生7名化学工艺专业的学生,他抓住这个机会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考取这所大学。1998年毕业后,他回到平阳职业中专任教计算机,2010年调温职专任教。问起成功的秘诀,他说:“让自己随时处在待机状态,无论是学习,无论是工作,机会来了,再好好把握机会。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中考拐点: “有学习的意识、有学习的劲头与自信心,在哪里学习都一样。”
“金牌”教练周强,让温职专的篮球队从市直属学校的倒数第二名,一跃第三名,第三个年头里拿下了冠军,代表市队征战全市劲旅,创造了职教人的奇迹,第二年蝉联冠军。面对温州中学强大的新疆军团温职专男篮教练及时叫暂停,适时拿出了“亮剑精神”鼓舞士气:“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自此人们熟悉了一个叫“周强”的名字,可是光环之下谁又知晓带领这支王牌军团的金牌教练的人生字典里,储存了这样的信息:叛逆,出走……
住校、交友不慎,他曾经叛逆过,出走过——父母发动亲戚朋友出去找,被找回来后,他又跑掉——抛弃了学业抛弃了父母的期望。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期望值很高。
然而,即便如此父母没有放弃他。家里安排了他跟舅舅去了东北沈阳历练了一年,重读初二,异地、寒冷、孤单让他明白:之前待在父母身边是多么温暖和幸福,先前的种种是多么不应该,于是,沉下心来一门心思读书,成绩很快上窜。一年后返回温州中考,分数刚好能上普高学校。他可以选择去平阳三中,也可以去平阳职教中心。
“你来职高,你就是靠前,你去平阳三中就是末尾!”平阳职教中心校长的一句话如同当头一棒喝。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读职高,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那些勉强选择读普高的同学、好友,整天埋在书堆里,心情压抑。相反由于自己上了职高,身心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里得到绽放,于是拥有真正开心的三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打篮球。
“有学习的意识、有学习的劲头与自信心,在哪里学习都一样。”这是周强职高生涯悟出的道理。
他开始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向老师打听大学里有没有体育类特招的,如果有特招的话要考哪些。老师终于打听到杭州师范学院知道篮球类考试的项目,于是接下来一个星期的拜师、蹲守、练习都在杭师院进行,初步摸清了四个考试项目,回温后加紧针对训练。考试时周强以39.5分(满分40)高分通过了艺术类考试,在181考试人员中脱颖而出。继而主攻文化科目,主动提出进驻班主任家里,每天晚上9点到12点强化复习,最终以450分通过了浙江师大“一本”的录取线,七月初就拿到了大学的通知书。
大学毕业后他加盟温职专,父母把他的工作照端放在桌上,逢人便跟人讲儿子“改变”的故事。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着校长的面承诺“我当教练三年内拿下市直篮球赛冠军”,最终在2011年兑现了承诺。
学校演讲,他以“真实”“坚持”“改变”几个关键词感动了在场的听众。这时候的周强已经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的不离不弃,感恩温职专领导的信任,感恩体育组的密切配合,他在感恩中逐渐成为一个让人尊敬的金牌教练员。(蒋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