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迎新身份:大学生!北仑职高长学制让学生赢在起跑线
时间:2025-09-19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准大学生啦,这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挑战……”9月17日,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欧阳泉老师在课上难掩激动之情。原来,这是他为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北仑职高”)22级物流中高班的同学带来的大学阶段的第一课——供应链大数据分析。

就在9月15日,北仑职高首个“中高职一体化”大专班正式开学。22级物流中高班的40名学生正式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开启了大学学习的新征程,这也标志着北仑职高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迈入全新阶段。

从中职到大专:贯通培养破升学瓶颈

“入学前还担心中职毕业后升学难,当年了解到学校有这个长学制模式,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乐。”22级物流中高班的宋子怡同学兴奋地说道。

作为浙江省首批区域“中高职一体化”改革试点学校,北仑职高自2022年起就与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在物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试点“3+2”长学制模式。学生在完成中职三年学习后,通过转段考核即可直升合作高校,无需参加高考。22级物流中高班的学生正是这一模式的首批受益者——他们以中职生身份入学,如今以大专生身份继续学业,真正实现了“升学直通车”的无缝衔接。

北仑职高副校长吴科杰介绍,过去中职生升学主要依赖单考单招,竞争激烈且专业受限。长学制模式不仅让学生能够提前锁定高校就读机会,还能在中职阶段提前了解、接触高校课程,学习路径更为连贯。目标更加明确。数据显示,北仑职高2024届长学制学生转段成功率达98%,远高于传统升学渠道。

技能学历双提升:成长路径更加清晰

22级物流中高班学生陆涵的成长经历,生动印证了长学制模式的显著优势。身为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与供应链”赛道的银奖得主,陆涵早在中职阶段就已参与到企业真实项目中,熟练掌握了智能仓储系统操作等核心技能。“进入大专后,我们会进一步学习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成为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陆涵自信满满地说道。

“我们与北仑职高共同构建了‘中职基础+高职提升’的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田扬表示,“北仑职高学生动手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相信他们进入大专后能迅速适应高阶课程。”

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协同共育人才

长学制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校企深度合作。据了解,北仑职高长期与宁波舟山港集团、龙星物流等优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导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及实习指导。22级物流中高班学生在中职阶段就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参与智能仓储、港口集装箱调度等真实项目,积累了宝贵的一线经验。

北仑职高校长宋海浩介绍,学校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的协同机制,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与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进一步加强协作,推动中高职衔接培养更加顺畅高效。他特别强调,进入大专阶段后,学生将深入参与企业真实课题研究,毕业设计也将直接对接企业的实际技术难题,以此强化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育人目标。

首个大专班的设立,是北仑职高深化职教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从最初探索“现代学徒制”,到成功入选改革试点,再到如今形成学校、企业、高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北仑职高始终走在职业教育创新的前沿。未来,学校将以首个大专班为新起点,持续深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为职校学子的成长成才持续注入“仑职力量”。(殷婷、葛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