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兴市教育局公布第二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校名单,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探索“四共建二融合一桥梁”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阳光成长指导中心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自推进协同育人工作以来,学校依托嘉善县学生阳光成长指导中心,系统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资源,以“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打造六大专业化功能单元,通过“421”协同机制高效运作,形成了一套协同育人新模式。
“四共建”筑牢协同育人主阵地
学校通过“共建、共育、共管、共治”四大机制,有效破解育人资源分散、目标不一的难题。
1.共建育人载体。整合原有教育基地资源,打造法安未来、安全体验、网络教育、学生事务、网格治理、阳光成长六大功能单元,各由一名副校长专职负责,汇聚公安、司法、消防、卫健、社区等多方力量;
2.共育阳光少年。中心成为全县中小学生校外课堂,每学期组织“开学第一课”参观学习,邀请民警、专家开展反诈、防近等专题培训,联动法院、公安局、图书馆、社区等开展模拟法庭、警示教育、亲子阅读等活动;
3.共管成长难题。设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联络点,建立常态化矛盾协调与心理转介机制,“警察爸爸工作室”等特色项目吸引多方专业力量参与学生成长支持;
4.共治校园事务。推动家长从“参与者”转变为“决策者”,家委会、膳食委员会等组织制度化运作,家长代表深度参与校服选定、膳食管理等事务。
“二融合”构建双向赋能生态圈
依托嘉善县学生阳光成长指导中心,着力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资源的深度融合,形成双向赋能的育人生态。
1.与专业教学融合。组织学校平面设计、旅游、电商等专业学生参与视觉设计、讲解接待、反诈直播等实战项目,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2.与社会资源融合。联动18个专业团体轮值驻点,发起“嘉善馆校育人联盟”,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打造校外实践基地群。
“一桥梁”贯通智慧预警闭环
学校通过智慧校园平台,打通 “氚云”“钉钉”“魔点”三大平台的数据壁垒,搭建起智能化协同桥梁,实现精准智能预警:学生超时未归信息会自动推送至社区民警;心理测评系统对 “三类预警学生” 进行实时分级告警,高危信息可直接同步至定点医院,形成完整的风险防控闭环。
自嘉善县学生阳光成长指导中心升级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学生及家长超9000人次,成功承办省级安全现场会。学生安全意识、法治观念、心理韧性等核心素养显著提升,家校社协同网络持续深化,为区域协同育人提供了“信息范式”。
嘉善县教育局将以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获评市级实验校为重要抓手,带动全县各校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探索。后续将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优化育人策略,为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助力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合力。(嘉善信息技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