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递铺分院的非遗剪纸班热闹依旧,一场以《幸福喜扇》为主题的剪纸教学活动如期开展。此次活动不仅是对传统非遗技艺的延续,更通过创新形式让剪纸艺术与现代文创碰撞出别样火花,吸引了来自安吉县各个村镇、社区的10几位学员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红纸铺展、剪刀翻飞,蒋娟老师作为本次教学的指导者,耐心细致地为学员们讲解剪纸技巧。从“喜”字的经典结构拆解,到花纹的创意设计,蒋老师手把手示范,无论是对折纸张的角度把控,还是剪刀游走时的力度掌握,都倾囊相授。“剪喜字看似简单,但若想做出独特韵味,细节很关键。比如在‘喜’字的横竖笔画间添加祥云、花卉纹样,既能保留传统寓意,又能让作品更具个性。”蒋老师一边演示,一边向学员们分享创作思路。
学员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剪刀尝试。有的学员专注于传统“喜”字的精准裁剪,力求展现经典纹样的对称之美;有的学员则大胆创新,将安吉本地的竹元素、山水元素融入花纹设计,让“喜”字多了几分地域特色。随着剪刀的开合,一张张红纸逐渐变成了造型各异的“喜”字,有的灵动飘逸,有的饱满厚重。完成剪纸后,学员们小心翼翼地将“喜”字粘贴在素色扇面上,原本朴素的扇子瞬间焕发生机,红色的“喜”字与扇面的素雅相得益彰,既保留了剪纸艺术的传统韵味,又赋予了扇子文创产品的实用价值,真正实现了“传统剪纸+现代文创”的完美融合。
参与活动的学员中,既有热爱传统文化的退休老人,也有对非遗技艺充满好奇的年轻人。来自递铺街道的王阿姨拿着自己完成的《幸福喜扇》,脸上满是成就感:“以前只在婚礼上见过‘喜’字,没想到自己也能剪出来,还贴在扇子上,又好看又实用,以后夏天用这把扇子,心里都觉得喜庆。”年轻学员小李则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剪纸技巧,更感受到了传统非遗的魅力,“原来传统技艺也能这么‘潮’,以后会更关注安吉的非遗文化,也想把这些技艺分享给身边的人。”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非遗剪纸班教学活动,旨在为居民搭建学习传统技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传承非遗文化。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围绕安吉本地的非遗项目,开展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安吉的文化建设注入更多力量。(邱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