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亮:平凡岗位上的学习之星,引领乡村振兴的楷模。
在磐安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一位名叫包金亮的普通农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百姓学习之星”。作为磐安县山之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包金亮不仅在食用菌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單。
一、政治立场坚定,紧跟时代步伐
包金亮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党纪国法。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协第十届磐安县委员会委员和民建会员,他积极通过建言直通车、委员工作室、“两会”发言、政协提案等渠道,为农民发声,助力增收,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践行核心价值观,响应国家战略
包金亮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信念坚定、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深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性,因此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同时他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智慧助老等国家战略,通过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先后承担国家、省级项目6 项,科技成果 12 项,授权专利 22 项,制定标准 22 项,发表论文 32 篇成为了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兴农的“探索者”。
三、学习事迹感人,成长轨迹清晰
包金亮的学习事迹真实而动人,他的成长轨迹如同一部励志篇章,清晰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事业的执着。自幼对食用菌产生浓厚兴趣的他,高中毕业后便毅然投身于食用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将这份热爱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孜孜不倦、乐此不疲。
尽管未能如愿进入大学深造,但包金亮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三进电大”,从专科到本科,一步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的甘露。同时,他还自学掌握了日语和韩语,为日后与国外专家的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在创业过程中,包金亮更是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言败,而是啃知识、学技术、搞实验、攻难关,与大棚形影不离,不断突破食用菌种植技术的瓶颈。他的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和勤勉好学的精神,不仅让自己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深深感染了周围的人,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他的学习轨迹清晰可见,从自学到进修,从国内到国外,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卓越的追求。无论是到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还是前往日本、韩国学习交流,包金亮都始终保持着那份对知识的敬畏和对事业的热爱,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国内,为食用菌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示范引领作用强,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学习
包金亮不仅自己学习成果显著,还积极带动周围群众广泛参与学习。他通过研讨、座谈、培训等方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帮扶支援,助力本土青年、村民增加农业技能。他累计接待参观考察学习人员十余万人次,培训农民 6562 人次,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余家、培育高层次人才 20 余名。
在援疆工作中,包金亮更是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帮助当地建立食用菌示范基地 162亩,开展技术培训二十余场次,培训1000余人次,切实带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他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让菌菇种植坐上了“技术快车”,带动了周边农户 1100 余户栽培食用菌 2200 万袋,增收 1.5 亿元。
此外,包金亮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担任磐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职)、食用菌协会副会长等职务,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了新时代农民的楷模和榜样。总之,包金亮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的学习态度、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平凡岗位上的学习之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终身学习、什么是乡村振兴的楷模。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发光发热,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