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⑱ | 李华
以爱为炬,点亮万家灯火的家庭教育引路人
时间:2025-10-05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在衢州三中的校园里,有一位将生命淬炼成光的语文教师。李华,这位48岁的高级教师,用25年的教育生涯诠释了从自我救赎到助人达己的蜕变之路。面对家庭变故与继子多动症的双重困境,她以心理学为舟楫,不仅将继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暖男,更开创出辐射万家的家庭教育新模式。

一、从家庭困境到教育创新的蜕变

李华的教育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早年,她经历了家庭的重大变故,继子被诊断出多动症,这让她一度陷入深深的焦虑与无助。然而,李华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她选择了迎难而上,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逐渐找到了与继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在她的耐心引导下,继子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成长为一位品学兼优、充满爱心的暖男。这一经历让李华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2017年,李华决定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于是成立了“李华妈妈工作室”。这支由8名持证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融合了教师、法官、全职妈妈等多元力量,构建起一个家庭教育公益服务体系。工作室以“帮助10000个焦虑家庭”为使命,累计开展公益讲座100余场、幸福读书会648期,惠及家长2万余人次。2023年,工作室入驻衢江区樟潭街道百灵社区后,更打造出“心理健康教育+亲子活动+个案咨询”的社区服务新模式,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样本。

二、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

李华始终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她将传统读书会与新媒体传播深度融合,每周五晚的直播课堂吸引300余人实时互动,累计观看突破2万人次。她创新研发的“体验式读书法”让参与者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现认知升级;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工地助学”“寒门帮扶”等行动,彰显教育公益的温度。其独创的“哀伤处理四步法”等心理干预技术,已成功帮助数百名青少年走出心理阴霾。

李华的教育创新不仅体现在方法上,更体现在她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她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她在教育过程中始终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学习环境。

三、覆盖城乡的教育网络

这位荣获全国最美家庭、浙江好人等殊荣的教育工作者,用专业与爱心编织起覆盖城乡的教育网络。从书院中学的50场启蒙讲座,到深入农村、社区的百场巡讲;从个案咨询600小时的深度陪伴,到培养30余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人才梯队建设,李华始终践行着“幸福一个家,温暖一座城”的初心。正如她所言:“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把生命中的裂缝变成光照进来的地方。”这位三衢大地上的“中国好人”,正以星星之火点燃万家灯火,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征程上书写着动人篇章。

李华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史,更是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传奇。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区的未来。她的努力和奉献,不仅让无数家庭重拾幸福,也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在未来,李华计划继续扩大“李华妈妈工作室”的影响力,通过更多的公益讲座、读书会和个案咨询,帮助更多家庭走出困境。她还将继续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径,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更多适合不同群体的教育产品和服务。李华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教育的光芒就能照亮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心灵。

李华的教育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创新,用爱与智慧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正如她所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把生命中的裂缝变成光照进来的地方。”李华,这位三衢大地上的“中国好人”,正以她的光芒,照亮着无数家庭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