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⑲ | 夏苏亚
时间:2025-10-05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夏苏亚,中共党员,舟山普陀区社会保障局就业处退休,曾获“市级首届文明市民”“市级十佳好母亲”“十佳道德标兵”、舟山市“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现为浙江省葫芦丝巴乌学会常务理事,任舟山丝韵艺术团团长、沈家门街道老年学校器乐教育负责人。

退休后,夏苏亚积极规划业余生活,投身乐器学习。当时普陀没有学习的地方,有次听人家说,定海老年大学有二胡班,她马上去打听参加,三次上课来回要4个小时,路上花掉整整2个小时,她马上向普陀老年大学老师建议也办个二胡班,这个建议得到学校老师们的赞同。2009年又走进普陀首期葫芦丝班,学习乐器之路从此真正开始了。2011年5月在启蒙葫芦丝老师的帮助下,她组织五位姐妹一起去杭州观看葫芦丝音乐会,结识了中国民乐管弦乐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谢小英老师,她说舟山葫芦丝起步晚,学习人不多,你们要大力宣传学习葫芦丝。从此,夏苏亚组织姐妹们更加努力学习葫芦丝技巧演奏水平,并筹划组建了丝韵艺术团。

2012年6月第一次去无锡参加二省六市的葫芦丝学习培训、友谊展演,得到了葫芦丝专家们和其他团队的一致好评,一个南京的丝友从最后一排找到我们,翘起大拇指说:你们这个节目演出最认真了,演出服最靓丽了。2013年7月她又组织葫芦丝六姐妹去云南参加第一次全国比赛,当时姐妹们心里都有点不敢当,夏苏亚鼓励姐妹们当作去云南旅游、去感受学习氛围、去见识人山人海的丝友,名次不重要,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把预赛、决赛这两首曲子每天吹十遍,吹到滚瓜烂熟了,有备而战就不怕了。后来谢老师指导和姐妹们强化训练,赛场评比荣获银奖。2017年7月参加浙江举办的全国比赛荣获铜奖,2018年7月参加江西省举办的全国比赛荣获银奖,葫芦丝旗袍最佳创意奖,从此学习葫芦丝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团队也逐步进入有规范性管理,团员们吹奏技巧、演技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奠定了舟山丝韵艺术团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民乐乐器良好的基础。

在夏苏亚的带领下,舟山丝韵艺术团持续发展。

一是规模不断壮大。从原来的六姐妹到丝韵艺术团近百人;从一个班级增加到十个班级;从单一的葫芦丝乐器增加到葫芦丝、二胡、电吹管、双管巴乌、非洲鼓、陶笛埙等多种乐器;从最初只会一二个节目到吹、拉、唱、打、跳,随时可以一台戏的器乐大展演。

二是社团不断提质。在夏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下,学员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全国级陶笛教师1人,省级葫芦丝高级教师资格证3人,葫芦丝社会艺术水平考取十级的10人、七级4人,二胡社会艺术水平考取九级的5人,浙江省民乐管弦乐、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2人、理事1人。2023年11月,社团被评为浙江省“优质老年学习社团”。同年12月,葫芦丝表演《最美浏阳河》代表舟山市参加了由浙江老年开放大学举办的“炫彩夕阳”老年教育(器乐类)学习成果现场直播展演活动,获得多方赞誉。

三是交流公益活动经常开展。2012年6月到2019年4月组织走出去学习取经交流、请进来授课指导交流6次。2023年3月18号受邀在厦门参加“共创新时代、点亮中国梦”全国文艺交流比赛演出,一首气势蓬勃的葫芦丝表演奏《雪映红梅.绣红旗》荣获金奖。各社会组织的公益演出活动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庆祝活动积极报名随叫随到。为庆祝70周年华诞,灯光、音响、凳子所有经费自掏腰包,一台赞颂祖国的红色节目在沈家门北安公园精彩展演,一位观众说:如此高、大、上的演出规模是一个民间团队自掏腰包演出的,在沈家门很少看到的。2023年省宣传部、省文化旅游厅到区文化馆推出的文化赋美工程志愿者门更加积极参与,“文化星火 自在普陀”一台戏节目参加了3次,大街小巷打卡演出175场次。2024年参加敬老院、各社区单位、“文化赋美 又见普陀”等公益演出23次;进行器乐公益培训5332人次,每人次每节课2小时。因其表现突出,普陀电视台也进行了专门采访和报道。

四是团队管理无私无怨。艺术团是一支由岛城已退休及即将退休的中老年音乐爱好者自愿组成的民间团队,没有资金来源,所有购买乐器、演出服、外出差旅费的资金都是自掏腰包,悉心认真的夏苏亚当老师上课没有一分收入,成校每年给教师的补贴费全部交财务入账作活动经费,前年社区奖励她的800元文艺优秀奖金全部给团员们抢红包发掉,对自己的学生亲如自己的孩子、兄弟姐妹,学生们家里家外有什么心事很喜欢和热情体贴的夏老师坦诚交流诉说。随着艺术团水平不断提升,上级都有大量的艺术团管理工作和申报工作要做,她从不怨言。家里人多次心疼她,你怎么有做不完的事,有些事叫其他人来做好了,她真是笑着说:我在做辛苦,那叫别人做也辛苦啊,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每个团队的负责人都是这样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