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妹,一位承载着台州刺绣辉煌与未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幼便沐浴在刺绣艺术的熏陶之中,她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精湛技艺,更是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将台州刺绣的精髓发扬光大。学成之后,她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传承刺绣技艺的道路,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教花师傅。为了推动台州刺绣产业的持续发展,她创新性地采用了“公司+绣花户”的模式,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亲自指导绣娘,使得台州刺绣这一古老技艺得以薪火相传,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廖春妹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在文化传承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她积极协助政府部门成功申报台州刺绣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个人出资举办了多场刺绣大赛,为培养刺绣后备人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她还受聘于浙江理工大学、台州学院、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椒江工匠学院等多所高校,担任刺绣导师。成立了廖春妹名家工作室,亲自带徒授艺,将台州刺绣的技艺与精神代代相传。
为了推广台州刺绣文化,廖春妹不遗余力地穿梭于椒江区的各所小学、职业技术学院、博物馆等地,推进非遗进校园,在椒江人民小学、前所中心小学、沿海小学、椒江学院路小学、前所中学等中小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刺绣课程与体验活动。她的努力不仅激发了年轻一代对非遗传承的热情,更为台州刺绣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1年,她荣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殊荣,这是对她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廖春妹对台州刺绣的工艺针法、图案花型以及吉祥语言的表达设计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自幼便熟练掌握了抽、拉、雕、包、绕等传统技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创新与突破。她不仅将彩色垫底掺针绣、长短针边框加手绘等创新技法应用于服饰设计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更是在收集古代绣品的过程中,研究古老针法在现代作品(产品)上的应用,深受古风熏陶,创作出了《含风翠壁》、《江亭秋色》等一系列材美工巧的作品。同时,她还拜丁立人为师,受其彩墨戏画的影响,尝试将刺绣风格向返璞归真的方向发展,追求自然的韵味与趣味。
在手工土布上,廖春妹信手绕、挑、编,研发出了游丝连边的“穿边绣”、实绣虚绘的“彩墨绣”以及挑花带编织、花鸟嵌汉字等一系列返拙成果。她专注于学习研究刺绣藏品中的吉祥文化,并将其巧妙地转化为自己的图案语言,借图寓意,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个人风格。
成效显著:
(1)产业化推动乡村振兴:廖春妹始终坚守刺绣家园,致力于台州刺绣的产业化发展。她于1989年创办了台州市绣都服饰有限公司,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建立了以国内外机场为主的销售网络。成立绣都共富工坊,不仅带动了当地妇女的就业,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荣获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台州刺绣传承基地等多项国家及省级荣誉称号,成为了台州刺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2)博物馆学习场馆建设:为了传承与保护台州刺绣文化,廖春妹投资3000余万元,历尽艰辛创办了台州刺绣博物馆与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历代民间刺绣精品万余件,更为研究中国刺绣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如今,它们已成为台州刺绣文化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3)非遗文化宣传推广:廖春妹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多次举办刺绣作品展,参与纪录片拍摄,组织策划刺绣大赛等。她的努力不仅弘扬了中国刺绣文化,更为台州刺绣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认可。2010年配合温家宝总理访问韩国,在韩国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山魂海韵---浙江台州中国画暨刺绣作品展”;2011年在全国政协大礼堂举办“绣都意韵——全国工笔画名家暨刺绣作品展”;2013年举办“绣都流韵刺绣艺术精品展暨全国工笔画名家邀请展”;2014年参加中国艺术国际行与罗斯洛克集团组织的美国“人与自然”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参与CCTV4纪录片《穿越海上丝绸之路》拍摄;2016年组织策划、出资承办绣都杯刺绣大赛;参与国家广电总局与台湾中视拍摄的《天下作坊》;赴台湾参加浙江省文化节·台州文化周;2017年参与CCTV4《外国人在中国》栏目拍摄;2018年参加在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举办的基层文联建设及民间工艺“双创”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出席;参加浙江省文化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的“法国•浙江文化年”系列活动;参加北京卫视《创意中国2》栏目;2019年,在杭州浙江文化馆举办“大美不言——近现代刺绣收藏作品展”;2020年,参加了上海·台州周文化交流活动,与徒弟卢钇君现场演示台州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了浙江省文联名家孵化计划工艺美术人才交流展。……廖春妹的身影无处不在,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台州刺绣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为弘扬中国刺绣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创新发明与研究成果:
(1)廖春妹先后参与了杭州G20峰会国礼《国色天香真丝手包》和首届上海进博会国礼《金玉锦绣丝绸套组》的设计制作工作。她的多件作品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成为了台州刺绣的瑰宝。
(2)在专利与版权方面,廖春妹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她拥有发明专利1项《一种游丝穿边的刺绣方法》,外观专利28个以及著作权登记证书1个。这些专利与版权的获得不仅是对她创新精神的肯定,更为台州刺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廖春妹根据自己的研究,先后整理出版了《中国民间刺绣—肚兜篇》《中国民间刺绣—荷包篇》《触手生春—廖春妹刺绣艺术》《荷包与肚兜》《小书大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读本—刺绣》等5本著作,并将以上专著捐赠给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各大高校图书馆。发表《中国刺绣艺术浅谈》《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等论文10余篇,为广大学者和刺绣爱好者提供了图文资料。
廖春妹通过创新传承、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方式,不仅保护了台州刺绣传统文化,也为台州刺绣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坚持不懈的学习研究,她的努力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价值,也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展现了“百姓学习之星”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