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秋日的阳光洒满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老年学堂的活动室,一场专为鲁家村老年学堂学员量身打造的手机直播培训在此热闹开讲。来自湖州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与老年学员们围坐一堂,用耐心与专业,搭建起银龄群体触网“卖货”的桥梁,助力老人们将自家种养的土特产通过直播平台销往更远的地方。
培训课堂上,湖州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首先从基础操作讲起,结合老年学员的认知特点,用放大的课件字体、通俗的方言讲解,一步步演示手机直播的注册流程、镜头调试、灯光布置等基础技巧。“大家看,点这个红色的‘开播’按钮,就能和屏幕那头的人打招呼啦!”老师一边操作,一边反复强调重点步骤,确保每位老人都能跟上节奏。
随后,志愿者们化身“一对一助教”,手把手帮老年学员解决操作难题。鲁家村的王阿婆拿着手机有些紧张,志愿者小李便蹲在她身边,从如何调整手机角度让镜头里的白茶更清晰,到怎样用亲切的语气介绍“这是自家后山种的,没打农药”,逐字逐句地示范引导。“以前总觉得直播是年轻人的事,没想到今天自己也能对着镜头说话!”王阿婆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开启试播,看着屏幕上弹出的“想吃”“怎么买”的评论,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此次培训不仅聚焦“会开播”,更注重“能卖货”。大学生们还结合当下热门的直播话术,教老人们如何介绍土特产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如何用真实的生活故事打动观众。“比如卖自家制作的笋干,就可以说说春天挖笋、晒笋的过程,让大家知道这是纯天然的好东西。”志愿者小周的建议,让不少老年学员豁然开朗,纷纷拿起自家的土特产,在模拟直播中练习讲解。
据安吉县社区教育学院递铺分院负责人介绍,鲁家村老年学堂一直致力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此次开展手机直播培训,既是响应“智慧助老”的号召,也是为了帮助老年人拓宽土特产的销售渠道,让他们在老有所学的同时,还能实现老有所为,增加家庭收入。“后续我们还会跟踪指导,帮老人们解决直播中遇到的问题,让鲁家村的土特产通过直播被更多人知道。”
夕阳西下时,不少老年学员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直播流程,有的还当场收到了网友的咨询订单。看着老人们熟练操作手机、热情介绍家乡特产的模样,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倍感欣慰。这场跨越代际的“直播教学”,不仅让银龄群体跟上了数字时代的脚步,更让乡村土特产有了新的“出山路”,在青春力量与银龄智慧的碰撞中,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温暖图景。(邱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