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彼此成就。8月底到最近,相隔一个多月的时间,诸暨技师学院师生用成绩印证了这一点。
在8月21日至25日,浙江湖州举行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能装备应用赛道(中职组)的总决赛中,宋海军老师带教的4名学生获得了金牌。 相距一个多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第三届技能大赛上,宋海军老师自己参加工业机器人项目教师组比赛,又以第三名的成绩获得铜牌。
“比赛结束,得知我们得了金奖时,我耳边一直回荡的是宋老师常说的那句话: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才能出成绩!我们用成绩印证了这句话。感谢学校给我们创造的条件,感谢宋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陪伴。我们是幸运的,学校、老师一直给予最大的关心支持和教育。”
楼俊杰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级的学生, 中考500多分,自己选择来此学技术,就是觉得最终大部分人靠一技之长生活,自己早点学技术,也许可以学得更精些。来了以后,果真没有失望,“我们学校重视学生技能教育,想方设法通过活动来提升大家的技能,以便今后可以用这个技能去谋生去发展。”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的校级技能运动会,一年一届,目前已经举行了十届。运动会以“面向人人,技能出彩”为主题,设置针对“面向人人”技能比赛的各个赛项,倡导大家学技能、晒技能、竞技能。 像今年,比赛设置了机械汽修赛区、财经商贸赛区、电气工程赛区、烹饪餐旅赛区、信息工程赛区等5大类21个专业技能比赛项目。先是在4月初,由各系组负责,在本系各班级组织发动,以班为单位组织比赛,班级同学人人参与各个项目,参与面100%,选拔出本班参加校技能选手。接着在5月,举行校级比赛,以班为单位组队。然后,选手再代表各自班级参加专业技能项目的比赛,此中,各组最佳的第一名选手,会获得“校技能之星称号”,由学校优先推荐给我市的绩优企业入职。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楼俊杰说:“学校的这种育人理念特别吸引我们。”像楼俊杰一样,原本入读时中考成绩一般的同学,在这里重拾信心,专注技能训练,寻求职业成长。
楼俊杰进到宋老师班后,每天6时40分跟着宋老师跑操,早上专业课结束,就自己到工场实训。“这时,我们宋老师只要不上课,肯定也在。而且,为了多点教育指导时间,宋海军中午一直都是打包到这里吃饭的。”为了给学生做榜样,宋老师不带手机进课堂,每天只在中午和傍晚才看微信。
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宋老师就着力向学生灌输他的“反常态训练”思想,“请大家把平时当比赛,把比赛当平时”,通过在日常学习中保持高强度的训练意识,来锻打技能。技师学院经常举行技能比赛,宋老师为所带班级“定身”制定五年培养计划,根据计划要求,学生在第一年必须学完所有专业技术课程,第二年达到中级技工水平,第三年达到合格高级技工水准。通过五年时间实训学习,所有学生不但能掌握所有“工业机器人”项目操作要领,同时,达到一名现代“新工匠”标配技术。他说:“每年的比赛要求都有所不同,跟在后面走太被动了,所以我们选择主动出击,走在知识的前沿。”
事实证明这样超前的思路和做法是极其正确的,正是因为严格要求、精准教学,宋海军带出的选手,是一支随时可以上阵参赛的优秀队伍。(詹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