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浙江省首批县域产业学院建设的战略部署,破解“产教两张皮”难题,同时为填补地方食药研发检测等产业环节的人才结构性缺口,将教育资源转化为县域产业发展动力,为区域主导产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10月23日,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暨食品与生物医药检验检测产教融合共同体推进会在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与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联合主办,浙江省食品类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建强、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王博、杭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副处长张丹、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研究室副主任黄云、余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文星等来自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及院校的近百位领导、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林锋主持仪式。


一、领导致辞:锚定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仪式伊始,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建强代表区政府致欢迎辞。他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余杭区围绕“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高地”目标,依托良渚生命科技小镇集聚产业资源,构建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此次联合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省骨干龙头企业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报全省首批县域产业学院,正是响应省教育厅县域产业学院建设政策的关键举措,旨在打造“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产业创新平台。“学院将推动学习场景向检验实验室、生产一线延伸,通过‘培养方案共定、实训基地共建、教学团队共组、科研项目共担、就业岗位共促’,为余杭输送懂理论、精操作、善创新的食药检验检测人才。”罗建强表示,区政府将持续强化政策赋能与资源整合,全力支持学院发展。

随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致辞。他强调,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始终以产教融合为立校之本。此次携手余杭区政府、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政企行各方共建产业学院,既是深化职教改革的实践,也是服务区域产业的责任。“我们将精心耕耘这块‘试验田’,激活产教融合共同体‘资源池’,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贸—余杭’范式,为食药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签约揭牌:校地协同发力,构建育人新格局
(一)签约环节:敲定合作细节
余杭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文星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共同签署《共建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产业学院合作协议》,标志着校地合作从“规划”迈向“落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何学军与良渚职高党总支书记贺建谊签署《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明确“中职筑基、高职提升”的人才培养路径,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二)揭牌环节:五方协同启新程
在全场嘉宾见证下,余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建强、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王博、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陈德泉、浙江恒泽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高立、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贺建谊、余杭区食品工业与流通行业协会会长严红兵共同为“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产业学院”揭牌。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三、聘任仪式:组建多元师资,夯实育人基础
(一)产业学院管理团队聘任
余杭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卫平与杭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副处长张丹为产业学院管理团队颁发聘书:
聘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健康学院院长朱正华为产业学院院长;
聘任杭州市良渚职业高级中学孟忠花副校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健康学院副院长包永华为产业学院副院长。
朱正华院长在发言中介绍,学院将围绕五大核心任务推进建设:
1.构建共建共管共治的治理体系,协调资源,未来实现“产教研训用”一体化运行;
2.打造“1+1+5”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展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输出适配余杭食药检测产业人才;
3.推动“产业、专业、就业”三业联动,校企共建供需平台,提升毕业生本地就业率;
4.组建“双师多能”一体化师资团队,引入企业专家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
5.开展立地式科研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中小微企业解决检测难题,助力余杭食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二)首批“产业教授”聘任
为强化“校企协同教学”,产业学院还聘任了来自浙江恒泽、方圆检测、余杭区食药监测中心、海虹控股、鸿光浪花、衡美健康、大康食品、博拓生物、赛灵特医药、区食品工业与流通行业协会十家单位代表为首批“产业教授”,由余杭区政府、市教科院、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领导颁发聘书。


四、领导寄语:锚定发展方向,寄予学院殷切期望
杭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副处长张丹表示,浙江省首批县域产业学院落户余杭、扎根良渚,既是对杭州职业教育的信任,更是对余杭职教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认可与期许。她对产业学院发展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产教融合强根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企业标准进课程、监测车间进课堂,培养服务本地兼具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以职业启蒙孕土壤,点亮少年技能梦想,要依托学院企业资源建设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把食药检测等技能融入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播种匠心、主动选择未来;三是以普职融通破格局,要推动职高与普高课程共享、平台共建,打破教育壁垒,让每一类学生都能找到成长之路。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王博指出,县域产业学院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产业同频共振,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产业学院的成立,既是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及时雨”,更是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结合产业需求与职教改革方向,他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成为人才供给“调节阀”,推动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实现“毕业即上岗”;二要当好技术创新“催化器”,打破校企壁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三要做好共富实践“排头兵”,服务县域中小微企业,筑牢食药安全防线,打造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余杭样板”。他强调,产业学院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人才引擎”,省教育厅将持续强化政策保障,推动其从“盆景”发展为“森林”,为全国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浙江经验。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合影留念。随后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开展了余杭区食品药品监测中心专家讲座、校企分组研讨,并组织参观了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




此次产业学院的成立,是“校地政企行”协同育人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余杭食药检验检测人才培养从“单一教学”转向“产教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为食品与生物医药检验检测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全新平台,也为余杭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字:姚永正 图片:卢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