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浙江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25—2035年)》精神,提升全市老年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11月4日,由平湖市委老干部局、平湖市教育局、平湖市民政局主办,平湖社区学院(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平湖市老年大学承办的“AI赋能老年教育专题培训”开班仪式在平湖社区学院顺利举行。来自平湖市老年教育研究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开放大学)、各镇街道51位老年教育工作人员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2天的智慧教育学习之旅。

平湖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王献,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李丰出席开班仪式;平湖社区学院(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副院长袁凤燕主持。

王献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培训响应人工智能时代为老年人“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关键一步,科技赋能老年教育新的价值,满足老年教育的精准需求,实现农村老年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创新教学科研形式,为老年人架构起数字社会的桥梁。李丰在动员时要求到会人员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积极吸收AI与老年教育融合的前沿理念与实践方法,提升平湖市老年教育的质量和活力。


随后,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研训员、浙江省讲师团讲师郭建平作《从工具到伙伴:AI技术重塑老年教育新生态》报告。他面对数字时代可能形成的“信息茧房”,AI技术成为关键破局点——它既能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精准推送书画、养生等课程,又能主动引入跨领域内容,打破认知壁垒,人工智能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老年教育的贴心伙伴,通过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情感化交互,重塑着老年教育新生态。

下午,浙江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终身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负责人杨淑珺研究员做专题讲座《数智赋能老年学习的探索与思考》。她阐述了老年教育在全面实施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以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浙江省数智赋能终身学习场景的实施路径,致力于推动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为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使平湖市同仁对老年教育生态拥有更直观的认识,在项目组的精心安排下,11月5日,培训班成员在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平湖社区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红雷带领下,前往嘉善县罗星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嘉善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合社区“田家英和合调查室”和鑫锋音乐村。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嘉善学院副院长杨智刚高级教师作《数字赋能、智慧银龄》专题讲座,介绍了嘉善的数智技术与老年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罗星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成定富作《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嘉善县罗星成校的“三路径”实践探索》专题讲座,生动展示了罗星成校在教育防老、科技养老的老年学习新生态。






本次培训以“AI赋能老年教育”为主线,聚焦政策解读、课程设计、技术融合与教学和科研管理,通过专家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学习、分组研讨等多种形式,助力参训老年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系统提升智慧教育场景下的老年教育服务能力,为推动平湖市银发经济和银龄教育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浙江开放大学平湖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