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创建成功的诸暨技师学院作为绍兴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典范,在办学机制方面,以内向整合为基础,进一步拓展外向合作办学渠道。目前,“多向合作层面广,开放办学天地宽”已成为该校的特色之一,该校不仅与市政府相关局领导部门携手办学,还与国内多所高校联合办学,又与省内多家企业合作办学。
校局合作加强全市国民素质系列化教育
按照诸暨市政府决策,该校以原技工学校和实验职校整合为基础所创建,主管部门就是人社局和教育局。为了加强国民系列教育,以该校为依托,主管部门还与其它相关部门实施联合办学。其中,人社局设有“诸暨市公共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全国计算机等级培训和考试中心”等,对各企业在职员工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做好初中级、高级工的技能鉴定工作;教育局设有“诸暨市成人教育中心”、中国美院美术等级培训和考试中心,对全市公民开展教、科、文、卫等各类培训;市财政局设有浙江省会计电算化培训与考试中心,为各行业企业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市农办设有诸暨市农民素质培训基地,对农转非、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开展多种培训;市商贸办设有商贸连锁经营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对“农家乐”饭店、旅游、商场、电子商务等经营与管理人员作好培训。此外,该校还与安监局、技监局、交通局等合作,广泛开展电工、焊工、汽车维修、汽车营运、危险物品作业和安全员等特种作业上岗证的培训、考核工作。
院校合作提升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经原技工学校与实验职校整合所创建的该校,实际上相当于8所学校的整合,因为原实验职校本身就历经水产学校、王家井职校、工艺学校、征天职校、预备役军校、轻工技校等多校整合,这就是内向合作的基础。为了提升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该校继续拓展外向合作办学渠道,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等高校达成联合,广泛开办各类远程教育和成人函授学历教育;又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办“3+2”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历教育;还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开办六年制技师班和五年制高级工班教育。院校合作既拓展了学历教育层面,又提升了技能教育层次,使该校达成国家人社部关于技师学院设置的标准要求。
校企合作拓宽专业性实用技术人才培养
该校始于2003年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曾得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的推介。如今十年过去了,该校始终坚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自身的办学优势,从而为该校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活水源头,此处所彰显的主要特色有:多向合作层面广,该校与海亮、盾安、菲达等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零距离”紧密合作关系,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师资、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困难;“订单教育”市场化,该校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编制招生计划,联合办班,协同教育,定向培养,实现招工与招生的合一; “工学交替”形式新,该校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择定数控、电子电气、烹饪、会计等专业,探索现代职业实践教育新机制。学生半工半学,以“学生”和“工人”身份交替顶岗,学中做,做中学,提高了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
“确实,校企合作为职校带来的绝不限于资金、实习、就业等方面裨益,对职教改革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在校内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变’:首先是教师转型成专家,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途径下厂实践后真正成为“双师型”教师了;其次是校内实习场变车间,为联办企业进行粗加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最后是学分制成绩评定变得富有弹性,让我们成功地走出了过去只以一张考卷定成绩而不顾岗位适应能力的怪圈,从而实现了学生对自身成绩评价的理性回归”,该校校长王铁江曾说。(赵德学 魏锡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