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目教学法下电类专业技能实训课的实践与评价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 张再益
摘要: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项目教学法作为行动导向教学思想下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其“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技能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且正日益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以我校的电类专业教学为例对此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职业教育 实训 评价
一、为何要引入、选用“项目教学法”于中职电类技能课?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后经德国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在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大力推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现况来看,中职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对初学电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理论性的知识过多,会增加学习难度,从而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来说初学时不需要学习太多的理论知识,最好先对知识有一个框架认识,然后结合实物再对各个部分工作原理进行学习。
电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既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这些知识能应用于实验和实训中去,做到理实一体化,达到知行统一。实训课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应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我倾向于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特别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能有效地把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项目中,还能把这些知识连贯起来,真正达到应用的目的,同学们在完成项目过程的同时,由于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主动的动手和实践,大家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都有明显的提高。
二、“项目教学法”在电类专业技能实训课中应用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三是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比如在《集成功放电路的分析及设计》这一项目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既费时费力,而且上完后学生对如何设计电路脑子仍一塌糊涂,效果不理想,我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进行解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完成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下图:
课前准备:项目教学法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教师也必须深入学生中,提出一个或几个设计方法,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然后分组,引导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使各小组同学独立进行设计计划任务;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一般每组人员为3—4名。每组设立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学习讨论和落实项目的安排。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在组长的协调下,对各组内成员进行分工。
例如:成绩好的负责“一对一”辅导成绩差的,理论强的负责电路的设计,动手能力强的负责电路的组装与焊接,共同对电路进行组装与调试。成员努力的成果与全体成员共同分享。项目的完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所以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相互学习探讨的氛围很浓,从而达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这样学生成了教学中的主角,而教师则转换为引导者、服务者。
实训课实施“任务”分置:该项目分成三个任务来完成:
任务1:选择元器件。根据要求选择元器件,其中包括LED发光二极管、电阻、电容、电位器、集成电路(2822)、扬声器的识别与检测,对照电路图找到所需要的各种元件,我就要求他们在我提供的材料中一般按130%的比例选择自己所需的元器件,按照自己的设计连接电路,验证自己的设计是否正确。这样可以让他们认识各种元件,有的同学一下子就找到所需的元件,但有部分学生不认识集成块,有个别学生不认识三极管等,他们就相互帮助,相互介绍,拿到各自需要的元件,在这时我恰如其分地插入话题,告诉他们各种元器件的分类、特点和应用,及该如何选择所需元件,他们恍然大悟,才和平时课堂上的内容联系起来。
任务2:根据电路图绘制布局图。因个性的差异,理解能力不同,审美观的不一样,每个人的布局可能都会有所不同,他们肯定都认为自己的布局较妥,在这时我就插入他们的话题,首先对他们的布局表示肯定,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再分析他们的布局进行分析,谁的布局更好、更规范。
任务3:主要以焊接装配为主。装配工艺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焊接技术有所差异,因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来组装、焊接,这样一来他们的问题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但学生一点也不气馁,他们互相帮助,互相讨论,组装时不停的出现问题,有的原因他们自己找到了,有的原因找不到,我就带着他们找,并提醒学生在组装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同学们的努力和我的指导下,他们都顺利完成了电路的组装,当学生向我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时,他们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充满自信。这些任务由学生分组独立进行,当然任务也不是固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书本、杂志的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老师指点后,确定自己的任务,将学生的学习电子知识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比较符合我们学生学习。电路原理图见下图:
以项目为中心,有明确的任务,能让学生围绕项目组织已学知识和学习资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以发挥,所完成的项目有较高的水平。
三、有效实施“项目评价”
学生组装完毕后,同学们开始进行自我评估,评价过程中不能只评价成果的唯一正确性,要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更好”。所以,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同时要让学生讲解电路的实际应用,为何如此设计的理由。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通过实践操作,不但可以训练他们与同学的协调、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促使其在提高动手能力和提高自信等方面努力实践。
集成功放电路项目评价见表
实训项目 |
集成功放电路 |
||||||||||||||||
班级 |
|
学号 |
|
姓名 |
|
日期 |
|
||||||||||
评 价 内 容 |
配分 |
自评 |
纠正 |
||||||||||||||
知 识 点 评 价 |
|||||||||||||||||
应用到本次项目中的知识点 |
写出三个知识点得6分,缺一扣2分 |
6 |
|
|
|||||||||||||
|
|||||||||||||||||
本次项目中新学到的新知识 |
写出三个知识点得6分,缺一扣2分 |
6 |
|
|
|||||||||||||
|
|||||||||||||||||
技 能 训 练 评 价 |
|||||||||||||||||
新学到了 哪些技能 |
写出三个新学技能得6分,缺一扣2分 |
6 |
|
|
|||||||||||||
|
|||||||||||||||||
质 量 评 价 |
|||||||||||||||||
装接工艺 |
1.元件布局、排列不合理,扣1~5分。 2.元件安装、成型不规范,扣1~5分。 3.连接线不合理,多余扣1~5分。 4.焊点质量不规范,扣1~5分。 |
35 |
|
|
|||||||||||||
调试 |
一次调试成功得10分,返工不得分 |
10 |
|
|
|||||||||||||
素 质 评 价 |
|||||||||||||||||
安全、文明 规范操作 |
1.电路发生短路事故的,扣20分,并加扣元件损坏,每只扣5分。 2.考核50分钟后,凡调换、补发元件的,每只扣1~5分。 3.元件不会检测,通电测试不当等,凡作业全过程中,各环节操作不规范的。不论有无造成后果,每处扣3~5分。 4.考毕不清理工位,扣5分。 |
15 |
|
|
|||||||||||||
团 队 合 作 评 价(有经历得5分,没有不得分) |
|||||||||||||||||
工作过程寻求帮助(请帮助人签名) |
|
5 |
|
|
|||||||||||||
工作过程主动帮助他人(被帮助人签名) |
|
5 |
|
|
|||||||||||||
思 想 评 价 |
|||||||||||||||||
写出以下其中两项得12分,每项得3分,一项没有不得分。 |
12 |
|
|
||||||||||||||
质量没其他人好,你是怎样想的 |
事例 |
想法 |
|||||||||||||||
|
|
||||||||||||||||
出现操作错误(包括他人)你是怎样想和做的 |
事例 |
想法 |
|||||||||||||||
|
|
||||||||||||||||
损坏工具、器材(包括他人),你是怎样想的 |
事例 |
想法 |
|||||||||||||||
|
|
||||||||||||||||
当你做的明显比别人好,或他人有明显错误,你是怎样想的 |
事例 |
想法 |
|||||||||||||||
|
|
||||||||||||||||
综 合 分 |
|
教师利用评价分数的反馈对学生活动过程的指导。比如:学生在焊接时焊点质量出现了问题,如果该学生自己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就会在自评这一项给自己扣分,也就会及时改进工艺;如果自己发现不了,组员发现了也会给他在这项扣分从而也会及时改进工艺,等到老师评价时如果焊点过大的问题解决了就把扣掉的分数在纠正一栏中还给他,这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指导很及时,同时老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可以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
项目教学法所代表的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在目前我国教育关注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势下,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强调“工学结合”的实践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下,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这种方法不仅适合电类专业课程教学,尤其适用于学生水平参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的职业技能教学。期望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加强实践与研究,不断总结,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国兴,《电子技能与训练》
2.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25卷第13期
3.樊 勇,http://www.hfcjxx.com/view.asp?id=918&menuid=004004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4.张兆国,《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5.刘文静,浅谈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