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报告之厦门工商旅游学校
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首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经过十年发展,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已成为海西职教的航母,招生平均分数超过普高,学位难求;学生受到社会、企业的广泛赞誉,就业率98%,对口就业率85%,优质就业率80%;我校心有家国天下、手握过硬技术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平均一个学生约有3个企业抛出橄榄枝,最“热门”的学生甚至有12家企业争抢。在2017年金砖五国会晤中,68名学生被“破格”录取为会晤中心区域提供专业化志愿服务,受到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誉。这都得益于我校独特的“学生成长导航育人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为目标导航,以“学生比我们重要”为理念领航,以“班主任职级制”保障立德启航,以“多元文化培育学生多元成长”实现文化巡航,以“德育信息化支撑德育创新前行”为技术护航,让每个孩子顺利抵达成功的彼岸。
一、目标导航——让每个学生实现出彩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我校积极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举模式,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并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多元可能性的教育,挖掘中职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被抑制、被埋没的潜能,找到最适合他发展的“优势潜能”和“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在不同方向上的成才做好引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理念领航——静待花开 人生出彩
学校在师德建设中树立“静待花开 人生出彩”的理念,由此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倡导“宽容、协作、争先、致远”的校风、“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教风和“乐思善练、学而不厌”的学风,制定了文化引领、制度导行、活动体验的德育工作策略,推行“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校风”、“教育是细节的艺术”、“礼仪滋养,人文渗透”的德育理念,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立德启航——班主任职级制保障高水平德育质量
在全国班主任紧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形势下,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出现了班主任抢着当、竞争当,名班主任百花齐放的“逆势生长”。这都得益于2008年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在全国首创并正式实施的“班主任职级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班主任职级制”将班主任工作与教师评聘直接挂钩,参考教师职称晋升机制,根据班主任的工作资历和业绩情况,确定其在见习、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导师级班主任中的不同职级,享受不同的职级津贴。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职级晋升考核评价制度,不同职级任职年限内须完成不同层次的工作任务。通过“专家级班主任论坛”、“班主任工作沙龙”以及校内外培训等形式,建立班主任的长期培训机制,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成立“导师班主任工作室”,指导和带领青年班主任进步成长。经常开展“班主任岗位技能大练兵”,以赛促学,形成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班主任职级制”的实施促进了“全员德育”,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留住了更多的“老班主任”,培养了一批“新班主任”,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文化巡航——多元智能培育学生多元成长
(一)家国文化巡航,思想引领走上正道
1. 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做服务中职学生成长的“好向导”
学校始终明晰“为谁培养人”的主线,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为主题,党的知识培训班、业余团校为载体,将党的意志、团的声音真正传达到每个学生心中。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全校123个团支部定期召开主题团日活动,并组建学生讲师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大学习、大宣讲。《新媒体引领中职学子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研究报告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团中央书记处傅振邦书记、学校部杜汇良部长先后三次亲笔来信肯定我校共青团工作;我校还受共青团中央委托,参与《共青团大中学生一体化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大纲》重大课题研究,并辅助《大纲》顺利出台。
2. 发挥活动阵地优势,做引领中职学生向上的“助推器”
学校围绕“彩虹人生——我的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中职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五四、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通过“我与国旗合个影”“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增强中职学生的“四个自信”。利用“抗战胜利日”、“国家公祭日”、“一二九”等纪念日广泛开展国史国情、党史党情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利用“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成功校友分享会、“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活动,激励广大青年在最美的年华里珍惜时光,用奋斗的汗水,兑现青春的无悔。
(二)工匠文化巡航,德技双馨企业认可
1.“三双两段制”创新现代学徒模式
我校是全国首批27所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校之一。学校与厦门公交集团、厦门夏商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合作,探索实施“三双两段制”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模式,三双即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管理、双主体教学,学生具有学生和徒弟的双重身份;两段即校内学习阶段和企业实践阶段互相融合,共同培养现代技能人才。“三双两段制”是现代学徒制的一大成功创举,提高了学生职业素质与实践技能。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7金38银89铜,共134块奖牌的好成绩,排名全国前列。立足于地方经济的“三双两段”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广大合作企业的高度认可,现已与多家重点国企、知名民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同育人。
2.“校园酒店式管理”创新情境育人模式
我校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职业教育经验,在全国首创“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引入现代酒店式管理运作模式和理念,以职业院校学生为教育服务对象,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实训班级为管理者,以校园环境为载体,通过各种实训活动,达到“以环境育人,以载体育人,综合育人,育综合素质的人”的最终目的,通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建立自信、学会沟通、懂得关爱”,在校园生活里精益求精,大有作为。以“我为大家三星期,大家为我三学年”为宗旨,所有班级轮流完成三周全日制校园实训课程,分人分组,分岗分责,细化落实,健全督导,评价分级,学分区分,工资兑现。“校园酒店式管理”情境育人模式,充分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践行“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敬业、诚信”等理念,体现职业精神,是极具创意和职业教育特色的育人模式。
(三)礼仪文化巡航,端庄优雅特色烙印
1.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职学生的成长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学科教学计划相结合,与日常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有效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各专业部开展晨读经典,每学年定期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立中国心,过中国节”,组织开展“中秋博饼”、“端午划龙舟”等传统特色活动。
2. 用优雅礼仪文化展现中职学生的青年风采
学校倡导“礼仪滋养,人文渗透”文化建设理念,开设礼仪课程,文明礼仪教育100%覆盖。新生入学第一课便是学习由学校自主创编的礼仪操,这项全国首创的礼仪操成为全国礼仪教育的典范,是国内首批推广礼仪学习的素材;学校设立学生礼仪示范岗、教师礼仪督导岗,每年定期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校园礼仪之星大赛”,将礼仪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举止有礼,行为得体,礼仪教育已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知礼明礼的青年学子成为职教最好的代言人。学校礼仪教育成效显著,受邀服务于国际动漫节、厦门马拉松、九八投洽会等大型赛事。2017年金砖会晤期间,因出众的专业礼仪服务,我校68名学生“破格”入选核心区域的金砖志愿者,受到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四)双创文化巡航,匠心铸就梦想未来
1. 创业社团造梦,发挥青年创业活力
学校积极搭建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学习、培训与选拔的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实现学校创新创业学习全覆盖。学校“三创社”、“我爱发明社”、“U漫工作室”等15个创业社团成为学校的“明星社团”,定期组织成员开展沙龙分享,聆听创业讲座开拓视野;举办以“校园小商品交易”为代表的各类特色活动进行实践。在校内开设格子铺作为创新创业基地,还与名企厦门万杰隆集团、夏商集团“联姻”,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场所。
2.创业大赛追梦,成果助推创业实践
学校为中职生创新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许多在创业社团培育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好点子经过专业教师指导、创业大赛锤炼后,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团中央、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摘得2金、2银、3铜;在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金、1银,连续两年获得福建省竞赛组织奖,金牌数和奖牌数位列全国中职学校的前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中国德育》、《中国共青团》等国家级杂志争相约稿,对我校“双创教育”进行报道。
3.精湛技艺圆梦,创业孵化初显成效
每一个创业学生就像一颗创业种子,他们在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的助力下,通过不断地加速孵化,从发芽到成长,逐渐壮实。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专业金奖获得者李文华,利用烹饪专业特长开起了甜品店;动漫创客项目“U漫文创”引起全国动漫产业大佬“大拇哥动漫公司”的高度关注和青睐,外包动漫业务给中职在校生,这在行业内还是第一次!工作室成员还加入了火遍全国的爱国主义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的创作。此外还涌现了“家庭理财大师”陈雅娜、“火锅大王”朱柄希等成功创业校友和“索菲克牛排”、“未来之星教育”等知名企业。
(五)志愿文化巡航,大爱铸就德育之魂
1. 建章立制,保障志愿服务有序开展
学校现有在校注册志愿者近6000名,年均开展志愿者服务1700余场,吸引近40000人次志愿者参与,人均年志愿服务时长达90小时,志愿服务100%覆盖在校生专,业化志愿服务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我校自主设计“小蜜蜂”志愿者形象标识、提出“我奉献 我快乐 我成长”志愿活动口号;编写志愿服务校本教材《职有阳光,职有你——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志愿服务读本》;规范开展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纳入必修课程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服务记录如实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表彰激励机制,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将志愿服务积分转换为德育学分,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2. 探索转型,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围绕幼教手工课堂、导游义务讲解、空乘礼仪教学、汽车安全出行、烹饪技能传递等方面,组建了文明旅游、赛会服务、邻里守望、关爱儿童、文化传播、网络文明等六大品牌志愿服务队伍。针对农民工子女、孤寡老人、乡村少年宫建设分别开展“小厨宝,大作用”、“彩虹课堂,伴你成长”“谦礼之行,始于足下”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专业化志愿服务近60次登上中国青年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被授予厦门市第四届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小厨宝大作用——农民工子女烹饪技能养成计划”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最高赛事“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摘得银奖,是全国唯一一个中学中职获得大奖的项目。
五、技术护航——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撑德育创新前行
学校自主开发学生成长导航平台,围绕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业成绩、能力素质等各个维度的行为表现,构建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通过学生成长导航平台,知行合一,呈现成长轨迹,生成第二课堂成绩单。学校建立学生成长数据中心,由计算机全面记录学生成长数据,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实时作出导航诊断并提出改进方案,从而将传统依赖经验的德育管理转向依靠更加客观科学的智能化、数据化改进德育工作策略。同时,学生家长可通过APP随时关注学生在校表现,实现即时、高效、直观的家校联系。
学校重视发挥新媒体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开微博、设公众号、建QQ群,搭建网络平台。校团委先后开通官方认证微博1个,微信公众号1个,下设专业部、班级矩阵微博532个,社团微博125个,覆盖学生20000余人。通过原创发布、转发点评、微直播、微访谈、等形式,与学生交流互动。我校利用新媒体开展的#中职学子为价值观代言#活动全国收获420.3万阅读量,#职业技能哪家强#活动,达到5000万阅读量,#网络清朗空间#、#一学一做|一个少年工匠的奋斗路#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青年,多次受到团中央官微、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网、教育部官网等央媒的转发和评论。
【结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已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厦门工商旅游学校为学生成长导航,从关注“分数”到关注人的多元发展、长足发展,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使众多学生在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成了“潜能生”,找到了成才的方向,并为之不断奋斗,实现了自己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