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要求,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27日,浙江省王姬名师网络工作室“破茧·入格”青年教师成长研修活动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智慧化教学场域中精彩启幕。本次活动通过智慧教学展示、多维评课议课、专家领航讲座等创新形式,为职业教育青年教师搭建起专业成长的立交桥。
智慧赋能 教学现场展风采
在桑田校区智慧教室中,宁波职教中心学校俞杰老师的《绘制圆柱截交线》以“黄瓜的多样切法”为生活化情境贯穿始终,通过趣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圆柱截交线的三视图绘制原理,课堂导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情境创设与知识点融合较为自然。学生在观察黄瓜不同切割方式的过程中,能直观感知截交线的形态变化,初步建立了空间几何与投影的关联性,这一设计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整堂课教学容量与学情匹配,能够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教学,有效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来自奉化区工贸旅游学校的单天娇老师则在《绘制切割类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独孤信组印”这一历史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巧妙将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利用三维软件还原多面体印章生成过程,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本堂课的知识点学习。课堂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通过结构分解、动态演示等信息化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教学能力。
评课环节中,全体参与听课的老师们一一发言,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既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出彩设计,又对课堂中存在的可以改进之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工作室负责人、特级教师王姬老师对两位年轻老师的课堂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从教学设计到课堂生成,为青年教师提供“靶向”指导:提醒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灵活地根据学情动态调整教学设计;信息化手段是用来辅助教学的,不能喧宾夺主,同时要考虑到应用环境的流畅性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对专业表述要做到精准规范等。
工作室利用智慧教室的课堂录制功能,将两位老师的课堂实录发布在工作室的“名师评课”栏目中,让所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线上学习评课,在思维碰撞中,共同打磨出“智慧教学五步法”——情境智联、问题智解、互动智评、资源智享、反思智达。
专家领航 专业成长明方向
转场至荷池校区报告厅,来自宁波中学数学正高特级教师周丕芬和余姚技师学院 电子电工正高特级教师(二级教授)的陈雅萍分别以《破茧成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三重进阶之路》和《从教材悟人生—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经验交流》做了报告,以自身的成长分享给青年教师。
这场融合技术创新与教育智慧的研修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起破茧成蝶的成长阶梯,更勾勒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清晰路径。在“智教”与“慧学”的双向奔赴中,浙江职教人正以创新之姿,谱写新时代工匠培育的华美乐章。(余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