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月就轮到我分享了,听了这次组内成员的分享与点评,我瞬间感觉压力好大啊,得提前好好准备我的阅读分享了!”师干训研修团队成员严永平老师在参与3月份组内专业化学习提升行动“月分享”后,由衷感叹道。
为深入贯彻学院“思不足,求奋进,做更好的自己”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打造学习型组织,在2024学年第二学期,长兴开大教师进修学院依托研修团队,持续推进“专业化学习提升行动”,通过“月分享”机制,促进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共同成长。
“月分享”行动:以任务驱动促专业化发展
本学期,学院在四大研修团队,即师训干训、开放教学、开放思政、社区教育团队中,全面推行“月分享”制度。每月安排教师围绕专业化学习内容展开分享交流。3月份的展示活动已圆满落幕,共有9位教师展示分享,内容涵盖师训干训、教育教学、思政研究、社区教育等多个领域。
亮点纷呈,展示实效显著
师训干训团队的蒋秋英、施爱良从教师培训角度出发,分享了阅读《去家访》《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结构化表达》等书籍的体会,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提出了提升培训实效的优化路径。
开放教学团队的骆秀芳、吴俊、徐平洲三位老师,分享了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书籍。他们介绍了《高效写论文:AI辅助学术论文写作》《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当下人工智能背景,对学科教学革新、管理模式转型提出了新思考。
开放思政团队的白伟香、申屠基岚两位班主任共读《一平方米的静心》,分别结合班主任工作,分享了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收获。她们提到,要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倾听和理解学员,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帮助学员解决学业困难,提升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社区教育团队的应建、张传学两位老师,立足社区服务实践,分享了《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构图》《工作是最好的修行》的读书体会。他们不仅介绍了摄影常见的构图方式、“工作即修行”等核心观点,还分享了学习对办公室、工会等工作带来的感悟与改变。
每位展示教师都精心准备,借助PPT图文并茂地呈现学习成果。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案例,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学思践悟”的专业化成长轨迹。
督导观摩:科学机制保障学习质效
为确保“月分享”活动的质量,学院创新实施“督导观摩制”。由院领导、督导办及团队骨干组成督导组,全程参与观摩并给予指导。督导组从内容深度、展示效果、实践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保证每一次分享都能“有质量、有启发、有提升”。
此外,学院严格落实“笔记月查制”,定期检查教师的学习摘录与反思,推动专业化学习从“被动完成”向“主动精进”转变。
展望未来:从团队展示到全院共研
据悉,根据《专业化学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安排,各团队将在5月底推选出2-3名优秀教师,参加学院层面的成果大展示。6月,学院将举办学年专业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全面检验一学年的研修成效。
专业化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永恒课题。长兴开大教师进修学院通过“月分享” 这一创新载体,搭建了教师互学互鉴的平台,并以科学的督导机制确保学习质效。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本研修模式,助力每一位教师“做更好的自己”,为长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王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