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韵的雅致遇见八一的赤诚,当寿星的笑颜映着军魂的荣光,7月30日上午,笕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笕桥街道社区学校与俞章社区联合主办的“庆俞年——穿越千年的生辰‘宋韵丹心・共庆八一’崇军爱老生辰会”,在俞韵幸福邻里坊拉开帷幕。这场为7月、8月生辰的87位长者与15位退伍军人量身打造的盛会,以宋文化为脉、以军魂为骨,让千年古韵与八一精神在共庆生辰的温情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传承。
宋韵为笺,书写军民深情
“宋韵的雅致里,藏着家国情怀;军人的脊梁上,扛着万家灯火。”社区领导方国富的致辞,点出了这场盛会的内核。活动从一开始便将宋韵与军魂紧紧交织:退役军人施国华、周运山与宣雅书画院刘承龙并肩而立,在素净的宋扇上挥毫泼墨,“无忧”二字寄寓对长者的祝福,“军魂”二字镌刻对军人的礼赞。扇面轻摇,墨香袅袅,既是宋式雅致的生动呈现,更是军民情谊的细腻书写——宋韵成了传递敬意的载体,军魂成了浸润温情的底色。
勋章映烛,淬炼精神传承
“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你……”悠扬的旋律中,戴冬富、朱永昌等5位退役军人代表缓步登台。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王建英、倪佳佳等领导为他们佩戴的纪念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枚勋章,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军魂的延续;而社区送上的定制书法扇,则以宋韵之形,将这份荣光轻轻包裹。
当88岁的陈连生夫妇与领导共同切开印着“八一建军节”字样的蛋糕,全场齐唱生日歌时,时光仿佛在此刻凝固:老兵胸前的勋章与寿星鬓边的银丝相映,军旅的荣光与生辰的甜蜜相融。这一幕,正是“崇军爱老”最生动的注脚——军魂的传承,从来不只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融入日常的温情守护。
时空对话,奏响永恒军魂
“情・古今剧场”中,身披铠甲的宋代将军与现代军人隔空对话;大屏上,古代战场的烽烟与现代军营的号角交替闪现,铠甲的冷光与军装的飒爽交相辉映,这场穿越千年的灵魂共鸣,道破了军魂的真谛:从宋代将士的“精忠报国”到当代军人的“强军有我”,那份“为国为民”的赤诚,从未因时代变迁而褪色。
随后,上城区社区学院艺术团的“文化走亲”表演接力登场。舞蹈里有宋式的婉约,歌声中含军旅的豪迈,旗袍秀的雅致与军歌的铿锵相映成趣。每一个节目都是一次宋韵与军魂的碰撞,每一次掌声都是对“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精神的共鸣。
活动落幕时,老人们手中的宋扇、老兵胸前的勋章、合影里定格的笑脸,共同勾勒出一幅“宋韵丹心・共庆八一”的温暖画卷。这场生辰会,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庆祝——它是一次文化的寻根,让宋韵雅致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让八一军魂在古今对话中代代相传。而俞章社区的这份温情,将继续以宋韵为墨、以军魂为笔,书写更多关于传承与守护的故事。(蒋旭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