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校共建聚合力 思政育人促振兴
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党委书记范晓春一行赴全国文明乡村王店镇庆丰村开展思政主题交流活动
时间:2025-07-2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为挖掘乡村振兴中的思政育人资源,引导建筑学子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7 月 21 日,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党委书记范晓春带队,老书记孙云祥、思政课题组成员及王店镇学生代表等一行12人,赴全国文明村王店镇庆丰村,开展“筑梦乡土・匠心传承——建筑学子的乡情担当”主题交流活动。庆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丽敏携村委相关人员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党建引领校村协同育人、技能服务乡村建设等议题展开交流与合作。

乡村寄盼:共育建村人才

座谈会上,朱丽敏以“五小工作法”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庆丰村的村情村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党建工作等情况,还讲述了村子“状元村”这一别称的由来。谈及乡村建设的“甜蜜烦恼”,朱丽敏望向在场的王店籍建校学子,她恳切道:“灯亮了、路宽了,农房改造、遗产活化最缺懂行的‘巧匠’——你们手中的测绘仪、绘图笔,正是家乡最急需的‘金钥匙’”。这番话真挚恳切,饱含着她对学子们用专业技能反哺家乡、助力振兴的热切期盼。

协同育人:共话村校联动

范晓春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与基本概况,重点阐述“红缘”党建共同体建设成果。她表示,作为建筑类专门化学校,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建筑技术培训、共建实践平台等助力乡村振兴,专注培养建筑人才,打通“校-村-企”资源链。她认为,校村共建是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融合的契机,既能让优质资源惠及乡村,又能培育学生责任感,实现“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 共赢,落实立德树人使命。她寄语在场建校学子,以专业所长扎根乡土,在服务乡村中锤炼本领、涵养担当。

往昔回响:乡土情怀永驻

 “年少时我在这里当民兵连长,村里还是泥土路;如今回来,家家户户盖起小洋楼,这变化比图纸设计的还精彩!” 老书记孙云祥的感慨拉开了记忆的闸门。作为庆丰村走出的首位大学生,他回忆村里对教育的重视与 “耕读传家” 基因,讲述了在嘉兴建校任职时,带领师生历经两次搬迁的历程。“建筑有温度,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寄语学子,要把乡愁化作建设家乡的动力,让砖瓦浸润初心。

学子心声:筑梦乡村振兴

 红色力量激荡中,学校与家乡的变迁里,代代相传的乡土情怀始终未变。庆丰村毕业生朱鸿垒说:“当初选建校,就是想学好本领修老宅、建新村。” 如今他在学府深造,将以持续学习书写成长。在校生夏佳琪用专业用语表心愿:“把基础打造成‘承重墙’,情怀铸为‘钢筋骨’,从‘砌好一块砖’‘补准一个榫’练起,将来用手艺为家乡添彩。”

签约参观:共绘振兴蓝

在与会人员见证下,校村双方签订“红椽”党建共同体协议,庆丰村成为学校第25 个党建联建单位,标志合作迈向新阶段。

随后,范晓春一行参观了村里的状元文化展示馆、登科长廊、乡贤馆等,感受了“耕读传家”文脉与现代乡村建设的交融,这些鲜活的场景也为村校协同挖掘思政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次村校联动,既是“红缘”党建共同体辐射效能的生动体现,也是以红船精神致力乡村振兴的深化实践。凭借资源互通、责任共担的合力,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正以建筑教育为笔、乡土大地为卷,与庆丰村共同书写“育人兴村” 新篇章,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倾力打造“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切实贡献嘉兴建校的力量。(作者: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