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在这个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浦沿分院滨文社区老年学堂2025年秋季课程于9月正式拉开帷幕。新学期的号角,如同一声温暖而有力的呼唤,唤醒了社区长者们心中对知识、对艺术、对社交生活的深切渴望。本学期精心开设的书法、形体、声乐三门课程,吸引了80余位长者踊跃报名,他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进课堂,开启了人生旅途上别样精彩的“开学季”。
书法教室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老人们端坐于桌前,神情专注,听书法教师毕老师讲解行书的笔法精髓。“行书讲究‘笔断意连’,就像咱们说话,句子虽有停顿,意思却要连贯。”毕老师握着毛笔,在宣纸上示范“永字八法”的行书变体,笔尖在纸上游走,横画如千里阵云,竖笔似万岁枯藤,转折处提按顿挫间,尽显行书的灵动与流畅。
与书法课的静谧形不同的是舞蹈教室里的灵动与生机。伴随着歌曲《浏阳河》悠扬悦耳的旋律,长者们身着舒适的练功服,在方方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他们的“形体修行”。从舒缓的拉伸热身,到逐渐复杂的舞步组合,他们的动作或许不如专业舞者那般精准,但那份认真投入的劲头,和脸上洋溢的自信笑容,却比任何技巧都更具感染力。
72岁的老学员甘阿姨笑着说:“跟着方方老师在社区老年大学跳了快三年了,一开始什么动作都跟不上,现在已经可以帮忙纠正新学员的动作了,跳舞让我感觉整个人都年轻了十几岁!” 每一个舞步,都是对年龄标签的勇敢跨越,每一次律动,都在绽放着属于他们的“第二春”。
“大地回春,落樱洒满希望的步道……”还未走近声乐班的教室,一阵阵激昂嘹亮的歌声便已传来。教室内,叔叔阿姨们手持歌谱,在声乐小蔡老师的指导下,正全情投入地学唱本学期的重点曲目——《潮涌浦沿》。这首歌唱出了浦沿街道的发展变迁,里面的一段家乡话朗诵“浦沿浪 浦沿浪,鲶鱼嘴里捞白条。浦沿浪 浦沿浪,浦师傅手艺呱呱叫……”更是唱出了居民们对家乡的深情与自豪。
滨文社区老年大学的课堂,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技能传授。它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刚开学的时候,许多原本只是点头之交的邻居,在这里成为了同窗挚友。长者们在这里实现了“老有所学”,不断汲取新知,保持大脑活跃;更实现了“老有所乐”,在共同的学习和活动中,驱散了孤独感,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愉悦和情感慰藉。这种融洽的氛围,如同一条温暖的纽带,将社区里的长者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真正温暖了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
新学期,新起点。滨文社区老年大学的三尺讲台,为长者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更精彩世界的大门。在翰墨的雅韵、舞动的活力与歌声的激昂中,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生动诠释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深刻内涵,共同绘就了一幅最美“夕阳红”的灿烂画卷,成为和谐社区建设中一道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线。(戴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