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⑤ | 袁湛江
时间:2025-10-04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袁湛江老师,1974年高中毕业留校任教,今年是他从教50年。

半个世纪的教师生涯完美地诠释了他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奉献的教育历程。

1974年,高中毕业的袁湛江因为博览群书被母校留校任教,从此开启了他漫长的教师生涯。

没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接受过系统的师范培养,面对同龄人站在讲台上,仅凭多读了几本书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必须有一个恶补的学习过程。

那时,能找到的学习资料非常有限,他手边唯一一份属于自己像点样的书就是《现代汉语词典》,于是他就把这本书当作自己职业发展的宝书,反复读了好多遍,直至其中大部分内容背下来。就是凭着这项硬功夫,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学科领域中一直占据主动地位。他的努力学习,加上母校的老师大都是教过他的恩师,在大家的热情帮助下,他很快就度过了初为教师的青涩时光,成为年轻教师的佼佼者。

1979年,做过5年民办教师的袁湛江参加了高考,并且取得了河北省大厂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当年高考录取率不到3%的情况下,取得这个成绩有多难。有人说他运气好,也有人说他有天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高考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拼搏的汗水,但是他总能做到以苦为乐,因为他的心中,还有更高的山,更远的路。

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由于当时的信息闭塞,填写志愿失误,本来超过重点大学分数线的他,却连连跌落,眼看着身边比他分数低的考生纷纷接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他的录取通知直到两个多月才被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补录。

他没有沉沦,而是抓住了这个命运赐给他的宝贵学习机会。他想,事已至此,有学总上比没学上要好得多。到了学校才知道,他并不是唯一受委屈的人,身边还有一批高分低就的学生。何况那所学校老师水平很高,学风很好,昼夜苦读的现象非常普遍。两年的系统学习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等师范中文系毕业生。

1981年,袁湛江被分配到燕山深处一所高中担任语文教师,在那里,他努力向老教师学习,将自己获得的专业知识不断诉诸实践,并尝试新的作文教学,取得了河北省“教改新星”的称号,同时完成了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本科课程进修。

1990年,他调入河北省承德师范学校任教,被评为河北省“优秀青年教师”,同时完成了中央党校法律专业的第二本科课程。

1996年,袁湛江被人才引进到浙江省宁波市,加盟万里国际学校。

2001通过民选的方式走上校长岗位,2016年宁诺附中成立,又成为宁诺附中创校校长,直到2003年结束在该校的管理使命。

期间分别完成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课程和浙江省5522首批名校长培养工程,以及宁波市教育局组织的国内还20多所重点大学的短期培训,使他从一个勤奋努力的教育实践者成为一个有作为、有影响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

退休以后的袁湛江老师,仍然担任省市督学,担任教育部和国务院中小学督导,经常接受各级政府督导检查的任务,同时他还兼任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京大学在内的9所大学兼职培训教师,承担对全国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任务。

最近几年他投身最多的是家庭教育,从2018年开始,他坚持每周做一次不少于2小时的家庭教育公益咨询,迄今为止,他已经接待了超过2000多个家庭的教育咨询,帮助家长排忧解难。

为了扩大家庭教育的辐射力,帮助更多的家长,他还不断学习,自学完成了中国卫生心理学会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尝试开辟了公众微信号和短视频服务,他的公众号“大江走笔”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得到了宁波晚报APP的转载,阅读点击量保持10万+,他的家庭教育抖音号“坦克校长”点击量已经突破300万人次。

经过50年的不断学习,袁湛江老师在学术上上已经进入中小学专业发展的最前沿,成为分别在写作、阅读和口语表达训练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建树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评选出来全国“十大读书推广人物”。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出版了20多本著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主持各级课题16项。其中,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启心智的钥匙》,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个性化教育透视》,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汉语口语教程》,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相约经典走进名著》,都是读书学习的转化成果,在相关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个性化教育透视》曾经获得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评选的全国最受教师欢迎的100本教育类书籍;语文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得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新东方俞敏洪老师以及教育部王荣生教授的高度赞扬和热情推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相约经典走进名著》荣获中国教育报2020年“教师喜欢的100本书”。

在教育管理上,他先后担任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和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创校校长20余年,带领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将学校发成为辐射省内外的名校,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学校荣获“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全国语言工作先进单位”。他作为宁波市名校长,教育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专家,国务院首批中小学督导评估专家,实至名归。成果丰富。袁老师和他的团队创造的“口语表达训练体系”2次入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对全国教师的培训课程;由儒家经典转化而来的“个性化教育实践探索”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全国校长培训的经典案例;近两年经典阅读的成果2次在《中国教育报》上介绍和推广。并且完成相关课题6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相关著作10部。

最可贵的是,他能做到学以致用。袁老师和他的团队善于将他们的学习对接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效益显著。比如根据孔子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他们构建了“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框架和落地方案,成为全国第一个“100%实施导师制”个性化教育的样板学校,进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对全国中小学校长的培训课程;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和流失,他们有的放矢地策划了中小学教师的学习用书《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指津》(中华书局出版)的编写和出版,广受欢迎,三年之内已经再版4次。

如今,袁老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的教育故事还在继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2023年,宁波高新区社区学院成立家庭教育会客厅,聘任袁老师为家庭教育特聘教授,开展一对一家庭教育咨询。并在全民终身学习周上成立了亲子阅读班,由袁老师亲自担任授课教师,每周为当地的区民开设亲子阅读课,广受百姓欢迎。作为《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袁老师,还在社区读书节等多种场合推广阅读,促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自己的赤子之心、文化积累、实践经验与教育智慧,通过读书学习为纽带,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贡献给社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力量。